第26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水師故意向黃河上游作出襲向洛陽城北孟津港的勢態;卻在夜間關閉燈火只以術師聯絡急下洛水;雖成功騙過了靠近洛水這一段烽火臺;但夜航對於人馬士卒來說也著實吃力。
緊隨它之後;踏板一塊塊放下;許多騎兵自甲板上牽馬下船;奔湧著緊隨而上;一切都寂寂無聲;也是為了急襲鞏縣城而規避隔山的烽火臺注意。
“鞏縣城就在前面繞過一座山;不到五里;等等……將軍看那裡”有洛陽出身的偏將指點前方那夥西涼軍。
他武功不錯;隔著百步就聽到校尉和親信私語謀劃;不由就驚怒……
關羽聽到了;陰沉著揮手:“你們去殺光;別讓他們逃出去通風報信。”
這偏將聽了;頓時大喜:“是”
立刻率一支騎兵撲了上去。
“不好;快逃”這一小隊西涼兵加快驅趕民眾;有的甚至直接砍殺百姓;製造混亂;試圖阻隔道路。
為首校尉持弩搭箭;跑著急喊著:“躲避騎兵快跑到山道去通知山上烽火臺的人……”
“嗯?”關羽目光一凝;赤兔馬瞬間提速;幾息過後就直面了這人的驚恐臉色;青龍偃月刀疾揮間‘噗;一下將這人連弩帶人斬成兩斷;血泉噴湧。
“殺”偏將見此;更不容情;騎兵蜂擁而上;將這些西涼兵連連斬殺;不消片刻;血光染紅了盛夏的這個清晨。
有孩童嗚的哭起來;被母親又或家裡的姐姐捂上嘴;前先侮辱的幾個女子也是悲泣;卻不管不顧地盈盈拜下:“妾等拜謝將軍大恩……”
“過去罷”關羽陰沉著看著這些;說著。
這只是個民用小碼頭;許多吃水淺的小船就不去和大船爭搶泊位;於脆靠在了官道附近的岸側;五千騎兵整隊出發;人擁馬塞的就有些擠了。
過路行人紛紛驅趕牛車到道旁避讓騎隊;一些青壯防備地握緊了手中柴刀;緊盯著這夥不知哪裡來的軍隊。
當首幾名老人持杖出來;則打量著碼頭上徐徐呈現的劉字旗號;意識到難以置信的東西;相視一眼後出聲:“可是劉使君的兵?”
劉家軍的兵源構成及其複雜;天南地北都有;經過一隊騎兵將士恰有幾個洛陽良家子出身;這時哈哈笑著;用同樣的洛陽口音回應了:“我等是漢家兵奉太后和劉使君之命來救援洛陽。”
兵荒馬亂時站在自己方面的軍人總給人以安全感;有少女一斂裙裾;直接大膽上前攀問:“郎君是洛陽何處人?”
“劉使君親至?”一鄉老踮腳張望後面;不見州牧帥旗;又瞅前面早已奔遠的關羽:“這紅臉將軍不是……兩年前東郊設難民營;小老兒去接逃荒的從弟一戶人家時還見過劉使君;說過兩句話……”
“馬上就到了。”
有個相貌儒雅的軍官於脆答著;其實剛剛結束夜航管制;離虎牢七十里需要兩次訊盤中轉;軍中還沒得到虎牢關訊息;但這種光明正大的宣傳也是一種政治攻勢。
他也不管鄉人們信不信;又說:“諸位暫時不要回歸故園以免遭遇後來潰兵;先去鞏縣城裡一避……”
這一說倒讓人信了大半;只見數以千計的騎軍席捲而過;向著不遠的縣城狂奔而去;留下一眾搬遷的鄉人停避在路邊;議論紛紛:“不是聽說剛集兵會盟麼?這麼快就打破虎牢了?”
“可能沒破;這支是水運過來的……”
有些青年眼睛閃亮;圍著鄉老問:“您真見過劉使君?他長什麼樣?是不是傳說身高八尺;腰圍八尺;真命天子蟠龍印紋在胸口……”
鄉老拿手杖砰的一下敲了這兒侄:“胡說什麼那是火德龍氣不是紋身;讓你們少聽些伎人說書;多去聽聽先生講學……以前和你們說還不信;劉使君可是面白方耳;挺溫和謙虛一個後生;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