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勝負,允許自認有理的人尋求支援多次對話辯論。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夠把一件事的優點缺點都顯現出來,到時候不用判定看一看優點和缺點誰多就自然明白。”
聽劉宗周說了一條又一條,天啟想了想搖頭說:“朕認為劉大人在平等對話這事上已經考慮得很周到了,但在全國辦學堂一事上還有欠缺。朕想知道劉大人準備在全國辦的學堂都教些什麼知識?是傳統的四書五驚呢還是程、朱理學?或者是陽明心學?”
劉宗周說:“臣已經有考慮了,先是讓學生識字明理,然後根據其興趣傳授學業,當然應科舉的文章是必不可少的。不但如此,如果條件允許臣還準備多辦幾所學校,專學數學、天文、農政等泰西人所長的知識,我們大明也要辦幾所像那個什麼帕多瓦大學那樣的學院,像它們一樣把知識和學院世世代代傳承下去,讓大明的人也能夠積累知識改掉不斷推翻前人事物的壞習慣,皇上看可好?”
天啟想了想問:“劉大人的想法很好,但你怎麼不打算在一所學校裡既學傳統文化又學泰西等外來知識呢?”
劉宗周說:“皇上不是常說人的精力都有限嗎?如果讓所有人都學習所有知識,怕他們都學不好,還不如各學一樣一學就精好些。”
天啟搖頭說:“劉大人可能不知道,泰西人的知識決定了泰西人的特徵,大明的文化傳統決定了大明之人的思維方式。朕認為偏重於哪一方面都是有缺陷的,必須綜合起來教學,這樣學出來的學生才是全面和成熟的人。如果說怕學生的精力不夠,可以允許他們在學習傳統文化的同時選一樣泰西知識學習就可以。這樣做有很多好處,既可以避免學生成為狡猾多智的泰西門徒,在學到泰西新知識的同時不忘本份,又方便開科取士,畢竟科舉才是正道。”
見劉宗周沉默不語,天啟知道劉宗周在顧慮大明的知識和泰西人的知識能不能結合,有些東西貿然扯到一起說不準會產生反作用,到時候學生變成文不成武不就中不中洋不洋的二鬼子就划不來了。劉宗周這種遇事求細緻周密的習慣適合治學不適合治國,就像下棋和打麻將之間的區別,一個要深思熟慮從以前的教訓中得到經驗,另一個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判斷過了就過了不想以前的事。對他這種喜歡問究竟和細考慮的習慣天啟也很惱火,想要改變一下。
要改變一個自負的人不容易,必須從他最擅長的領域內下手打擊其信心,只要他對自己最值得驕傲的東西都沒信心了,這時稍微用點力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好比一個具有堅定信念的人一般不容易叛變,但是他一旦叛變了就會叛變得死心踏地。天啟想了一下問劉宗周:“聽說劉大人年輕時就四處遊歷講學還著書,在你自己的著作中反覆強調‘慎獨’的重要性,認為一部中庸可以用‘慎獨’兩字來概括,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劉宗周聽天啟提到‘慎獨’和中庸,精神一振微笑著問:“皇上可是要跟臣論一論中庸之道?”
見劉宗周很自負的樣子,天啟也傲然一笑道:“朕正有此意!”
195 中庸之道(中)
這一年多來,天啟在做很多事的時候都要先講很多道理,讓一幫老臣心裡很不爽。但凡一個成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是非觀,這些觀點隨著人越老越顯得成熟,當然也讓人越顯得固執。對天啟的道理很多人都不舒服,都想的是你要做什麼事直接做就是了,反正你是皇帝不需要藉口,大家都不是小孩子沒必要聽那麼些廢話。
這些不喜歡講道理的人中不包括劉宗周,劉宗周是個死腦筋不會裝糊塗,想了幾個月現在居然提出要搞個平等對話出來,對此高攀龍都感到很無語,很想找個空告訴他朝中事務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現在一聽天啟和劉宗周兩個碎嘴要討論中庸之道,高攀龍和徐光啟都很高興,認為這樣一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