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局的發展又被段文振說中了。高句麗人陰險狡詐;以投降談判來拖延時間;皇帝和中樞中計了;雖然六月十一日皇帝在遼東城南戰場上怒氣沖天;把軍方統帥們罵得狗血淋頭;但軍方統帥們同樣在心裡也把皇帝和中樞罵得狗血淋頭。這是你決策錯誤;與我軍方無關;如果你當初決心以武力摧毀高句麗人;渡過遼水後堅決拒絕高句麗人的投降談判;一路攻城拔寨;直殺平壤;何以會陷入今天的被動局面?現在雨季來了;高句麗境內的大小河流即將暴漲;遠征軍能夠實施攻擊的時間所剩無幾;除非出現奇蹟;否則從軍事角度來說;今年攻克平壤滅亡高句麗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只有等待來年了。

皇帝和中樞迅速做出了新的決策;拒絕高句麗人的投降;堅決以武力摧毀高句麗。

皇帝和中樞命令軍方馬上根據這一決策;擬製出新的攻擊策略;要求軍方必須在冬天來臨前攻克平壤;滅亡高句麗;贏得東征的勝利。

決策層態度的轉變;是軍方願意看到的;這符合軍方的利益;但決策層態度的轉變力度太大;由之前的一味求穩;轉為現在的行險一搏;讓軍方倍感不安。

在商討攻擊策略的過程中;尚書右丞劉士龍;兵部侍郎斛斯政、明雅等中樞官員;理所當然服從皇帝和中樞的決策;決意在冬天來臨前結束戰爭;如此一來段文振一擊千里的“斬首”遺策;就成為首選之計;但右翊衛大將軍於仲文、左驍衛大將軍荊元恆、左候衛將軍趙孝才、左武衛將軍崔弘升等一大幫軍方大佬持反對意見;因為當前戰局已不具備實施段文振遺策的條件;如果不顧實際;非要實施這一計策;必有敗北之危;所以現在“求穩”的反而是軍方。

於仲文等統帥建議;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先攻克遼東城;再在雨季結束後攻克高句麗中部重鎮烏骨城;然後在冬天來臨前陳兵鴨綠水。此計的好處顯而易見;陳兵鴨綠水;可確保來年春天遠征軍以對優勢拿下平壤;而高句麗人在亡國重壓和財賦窮竭的雙重打擊下有可能無條件投降;如此一來;如果因為東征時間延長導致國內政治危機日益嚴重;皇帝和中樞亦可接受高句麗人的投降;政界大佬和軍方大佬平分東征之功;大家凱旋而歸;皆大歡喜。

但此時此刻;皇帝和以改革派為核心的中樞;已經從東都政局和國內局勢的變化中看到了危機。如果東征拖延到明年;東征戰場必將完全受制於國內財賦和國內政局;不論財賦難以為繼還是政局動盪;都將給東征以致命一擊;所以東征今年必須結束;必須速戰速決;遠征軍必須在攻擊策略上冒險一些;哪怕為此付出相當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關鍵時刻;支援皇帝和中樞;或者不敢也不願得罪皇帝和中樞;在軍方持中立立場的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右武衛大將軍李景、右候衛大將軍衛文升、右翊衛將軍薛世雄等軍方統帥;反覆權衡了利弊;又綜合考慮了戰局之後;決定“變通”一下;先殺到平壤;與來護兒和周法尚的水師會合;聯手攻打平壤;絕對遵從和執行皇帝與中樞的決策;但攻擊時間肯定不夠了;糧草輜重肯定也供應不上;到那時皇帝和中樞也只有下令撤退;退守鴨綠水;如此也就達到了軍方的意圖。

於是;段文振的遺策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錯誤的執行了。

。。。

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

如此重大機密;剛剛擬製;知者寥寥;遠在萬里之外的李風雲竟然幾個月前就做出了準確預測;這太過匪夷所思;已經超出了崔弘升對中土世界奇人異士的認知。

一個能推斷未來的異士;最多也就是預測吉凶;比喻東征的吉凶;比喻王朝的興亡;但沒有具體時間;亦無具體過程;一切都在混沌之中不可見;然而;李風雲卻能看見;並且看得清清楚楚;這種能力太可怕了。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