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戰而定。從歷史上來看;中土人與北方遊牧諸虜的作戰方式就是如此;一擊千里;以殺傷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我殺光了你的人和馬;你還打什麼打?之所以運用這一戰術;就是因為戰場距離太過遙遠;糧草運輸不便;只能以戰養戰;只能一擊千里;但這一戰術的風險極大;它本質上是孤軍深入;沒有後援;沒有糧草接濟;稍有不慎便會陷入對手的“誘敵深入”之計而全軍覆沒。
但此次東征;對於發起者;對於皇帝和以改革派為核心的中樞來說;政治目的大於軍事意圖;名義上是摧毀高句麗;是建立和完善新的國防和外交大戰略;實際上則是以無上武功來加強皇帝和中樞的權威;以強悍的權威來打擊和削弱保守派;加速改革程序;所以東征只能贏不能輸。皇帝和中樞迫於這一政治背景;迫於東征必須勝利;那麼在東征的軍事策略上就必然以“穩妥”為主旨;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確保不出現任何意外。
開皇末年先帝曾征伐高句麗;水師因風暴而葬身大海;陸路大軍因糧草不繼而延誤戰機;不得不撤;遠征軍尚未進入高句麗便以失敗而告終。這次東征吸取了教訓丨做足了準備工作;傾盡了國力;其根本意圖就是要確保勝利。因為要確保勝利;軍事策略上就必然求穩;既然一心求穩;那麼段文振的“斬首”戰術當然不會得到皇帝和中樞的認同。既然皇帝和以改革派為核心的中樞都不能認同段文振的策略;那麼可想而知;在博弈空前激烈的軍事決策的擬製過程中;段文振的這一風險極大的策略理所當然被否決了。
段文振的策略被否決了;人也隨之離開了中樞;這從段文振以左候衛大將軍的身份到前線統軍就能看出來。他是兵部尚書;是決策層的核心成員之一;無論是國事決策還是軍事決策;他的意見都非常重要;但是;皇帝和中樞為了確保東征期間;決策層以一個“聲音”說話;把他暫時“驅逐”了。
段文振顯然很固執;堅持己見;甚至在臨終表奏中都沒有動搖和放棄自己的主見。段文振寧折不彎的性格;或許也是他被皇帝和中樞臨時“逐出”決策層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的存在肯定會增加決策層的矛盾和衝突;這顯然不利於東征。
然而;戰爭的程序卻如段文振所料;從強渡遼水開始;遠征軍就事事不順;厄運連連;尤其十二大衛府大將軍之一;皇帝在軍方的絕對親信;江左名將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戰死遼水;更是給此次東征蒙上了一層陰影。
麥鐵杖的死;源於浮橋的搭建工作非常不順利;而浮橋之所以搭建受阻;則源於遼水暴漲;而遼水暴漲是因為春雨連綿成災。段文振在遺策中已經預料到遼水要暴漲;攻擊難度會增加;所以他告誡皇帝;行軍速度一定要快;渡河時間越早對遠征軍就越有利;但各路大軍的行軍速度快慢不一;錯過了最佳的渡河時機;以致於東征初戰不利。遼水是順利渡過去了;遠征軍計程車氣卻因為麥鐵杖的死而遭到了迎頭一擊。
接下來更糟糕;一座遼東城;兩個多月都沒打下來;徹底延誤了戰爭程序
遠征軍之所以遲遲未能攻克遼東城;首當其衝就是決策上的錯誤。決策層總是試圖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利益;總是打算以強大武力來迫使高句麗人無條件投降;總是沒有以戰爭手段來實現東征戰略意圖的決心。高句麗人的確害怕了;要投降;使者紛至沓來;天天談判;天天議和;然後談判破裂;遠征軍再打;然後再談判;如此反覆;結果時間耽誤了;遠征軍士氣低迷了;城池當然打不下來。
決策層的這種做法;讓遠征軍的將士們都知道皇帝和中樞在虛張聲勢;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以武力摧毀高句麗人的意思;也就是說東征即便勝利了;也是決策層的外交手段運用得好;功勞主要是政界大佬們的;他們吃肉;軍方最多喝點湯。可想而知;這對遠征軍將士們計程車氣打擊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