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位好吃的老爺子尋著味來到攤子上。 兩人身穿一黑一白的衣服,白衣服的年長一些,頭髮都花白了。黑衣服的老爺子看著面相年輕一點,但是氣度不凡。 兩人一看就是多年的好友,而且不差錢。 葉父拿了一個小碟子出來,裡面有幾塊切成指甲大小的滷肉,拿了兩支竹籤遞給兩位老爺子,讓他們試吃。 嘗過味道後,兩人沒有說話,但是葉父從兩人的表情和神態能看出兩人對葉父的滷肉滿意的。 身穿白衣的老爺子,要了3份豬頭肉和兩份滷下水。 一旁黑衣服的老爺子開啟了酒罈,笑道:“這米酒雖說釀造的手藝一般,但是釀酒的泉水倒是不錯,聞著有點像你年輕時釀的酒。” 穿白衣的老爺子不知想到什麼,突然笑了起來,“這個米酒給我拿五斤。” “兩位沒有帶裝酒的容器,攤子上有竹筒可以用來裝酒,一個可以裝一斤的米酒,就是這個竹筒要兩文錢一個。”葉父心裡有點忐忑,小聲地說著。 這麼多東西都買了,應該不會在乎這十文錢吧? “那就要五個竹筒。”黑衣服的老爺子說道。 葉父將五筒米酒裝好,遞給兩人。 隨著鍋裡的滷汁不斷翻滾,攤子的香味愈發霸道了,半個市場都聞到了滷肉的味道,葉父攤子上的人也越來越多。 一位身穿黑衣服的中年男子嘗過葉父帶來的滷肉,十分滿意。“這豬下水給我拿8斤,豬頭肉要6斤。” 葉父抬頭一看,原來是酒坊的東家,應該是打算買滷肉回去做下酒菜的。 “好嘞,豬頭肉20文一斤,豬下水14文一斤,一共是232文。” 葉父手腳麻利地將滷下水和滷豬頭肉用油紙包好,遞給酒坊的東家。 酒坊的東家接過滷肉,又看了看一旁的臘肉,拿起一塊聞了聞。 “你這臘肉不錯,裡面放了不少的大料,雖然是野豬肉,但是聞起來沒有野豬的腥臭味。給我拿五斤臘豬肉,臘排骨也要兩斤。” “好嘞,這就給您包起來。” 沒想到剛擺攤就遇到了兩位大客,葉父十分高興,手腳麻利地用油紙將臘肉包好。 葉父這滷味,味道確實不錯價格又便宜,不到一個時辰,葉父就將帶來的滷肉賣完了。 葉父在攤子上陸續也賣了20多斤的臘肉,不過對於帶來的幾百斤臘肉,那只是杯水車薪。 剩下的臘肉,葉父是打算賣給縣裡的飯館的。 縣裡的好幾家飯館之前都在葉父這買過臘肉,葉父帶著臘肉逐一上門推銷,花了半天時間終於把帶來的臘肉賣出去了。 不過賣給飯館的臘肉比之前在碼頭上擺攤的時候要低一文錢。 碼頭那邊現在客商少,葉父又想省事,就直接把帶來的臘肉都賣給飯館了。 一連幾天,葉父都過來縣裡賣滷肉,葉父和每天過來買滷肉的酒坊東家熟絡了起來。 酒坊的東家一度還想將葉父的滷肉配方買下,不過給的銀子少,葉父沒有答應。 葉父和酒坊的東家說好了,以後每五天給酒訪送5斤滷豬頭肉、6斤滷下水、6斤五香花生和4斤香辣小魚乾。 給酒坊送下酒菜,雖然沒有送豆油賺錢,但每個月也有幾百文的收入,葉父還是挺滿意的。 進入了臘月,年味越來越濃,村子已經有了過年的氛圍。 臘月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殺年豬,這年頭家家戶戶都會養上一兩頭年豬,過年的時候留一半自家吃,一半賣掉換錢。 這個時候最忙的就是張屠戶了,一天要殺好幾頭年豬,不僅本村的人找他殺年豬,就連其他村的人也在排著隊等張屠戶過去殺年豬。 可以說張屠戶這些天不是在殺年豬,就是在殺年豬的路上。 張屠戶腿都累瘦了,不過荷包卻變胖了許多。 葉老爺子從村長家回來,告訴了大家一個好訊息。 “後天鎮上有廟會,聽說請了唱戲的人過來,連唱三天的大戲,而且還有人過來舞獅。” “我們後天去逛廟會吧!”聽到有廟會,三個孩子都非常興奮。 熱衷於賺錢的葉老太太當然不會放過廟會這個絕好機會,“廟會人多,正是擺攤的好時機,到時候將家裡的臘肉、柿餅、還有雜貨都帶去廟會上擺攤。” 葉老爺子也同意去廟會上擺攤子,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