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次推薦你,主公不予任用,你應該遠走高飛,也許能遇到知己。”所謂遠走高飛,就是奔赴江東。
甘寧的淚水終於滂沱而出:“我雖有這個想法,可是辦法在哪裡啊?”
蘇飛拍拍甘寧的肩膀,說:“我要推薦你為邾縣縣長。你從那裡去江東,不就很容易了嗎?”
邾縣在今天湖北黃岡縣西北,當時是荊州最東端的一個點,後來孫吳集團攻佔邾縣,這裡就成了江東最西端的一個點。從這裡抬抬腳,就到江東去了。
甘寧卻沒有興奮,而是說:“那,我去了那邊之後,我和你會在戰場上兵戈相見。”
“我是有私心的,”蘇飛說,“我喜歡看到英雄奮發的樣子,哪怕是敵人!”
黃祖對蘇飛還是很信任的,他果真把甘寧派去了邾縣做縣長,但是,不久他又派了一個人去邾縣做縣長——甘寧叛逃到東吳去了。
賊就是賊啊,黃祖感慨頗深。
就這樣,甘寧悄悄地離開了荊州,沒帶走一片雲彩,但是帶走了一大幫情願跟隨他的弟兄。
當甘寧踏上江東的土地的時候,淩統和他的朋友們又開始了對甘寧畫像的新一輪射擊。
第二節 閃亮登場
被需要才有價值——
有人為了說明自己的低調,就挑竿大旗,上寫兩個大字:低調。要知道,承認自己的高調是多麼難的事情啊。
江東也是這樣,沒有人承認自己是高調的。那就用事實說明誰是江東最高調的人吧。
江東最高調的人是淩統?
淩統高調。甘寧射殺了他的父親的時候,他才十五歲,小小年紀就掌管了父親的部隊,這還不是他最高調的行為。孫權派去的軍督陳勤,仗著自己能代表孫權,欺負淩統,還辱罵早就過世的凌操,淩統拔出刀來後,他就不罵了——因為淩統把他砍了,幾天後就死了。但是,這還不是淩統最高調的行為,他時刻想著殺了甘寧,得報殺父之仇,這才是他最高調的行為。
可是,甘寧不管這個高調的人,大搖大擺地從黃祖處投奔江東,看到淩統,也絕不繞開走,一副你有本事你就來的高調樣子。
甘寧面前,淩統不高調。
江東最高調的人是張昭?
張昭高調。張昭張大叔,在北方時就是名人,早年的徐州牧陶謙讓他做官,他高調地拒絕。孫策時候,奉他為謀主,現在孫權又奉他為仲父,以“張公”稱呼他。看來,高調歷史最長的,就是張昭了。孫策死時,把孫權託付給他;孫權的母親吳夫人死時,把孫權託付給他——現在他把自己看成是孫權的監護人,更加高調了,動不動就訓斥孫權,就像訓兒子一樣。
可是,這麼高調的人,那次居然被新來乍到的甘寧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甘寧剛來江東,就介入了江東最核心的問題——討伐荊州。本來,張昭等文臣主張穩定壓倒一切,千萬別鬧出什麼亂子來才好,不主張現在就討伐荊州。事實上,孫策、孫權幾次討伐黃祖都是無功而返。可是,甘寧一來,板凳還沒坐熱乎,一杯茶剛下肚,就開始了面對孫權的演講。土匪出身的甘寧,當然不會規規矩矩地上來第一句就是:“我演講的題目是……”可是如果非要題目的話,那他的題目可以是“討伐荊州可行性分析”。
甘寧:曹操勢力越來越強大,江東只有取得荊州,才能壯大力量與曹操抗衡。
張昭:慢慢來,慢慢來,心急吃不得熱豆腐。
甘寧:不及早動手,別說熱豆腐,連豆腐渣都吃不上,劉表見識短淺,兩個兒子不成器,曹操肯定會下手的,江東不能在曹操之後再圖謀荊州。
張昭:黃祖這個老傢伙,可是不好對付的啊。
甘寧:黃祖老了,越來越糊塗,似乎是老年痴呆前期,不得人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