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換防(第1/3頁)
章節報錯
新的地盤有新的防區。
南面羌人基本被打成了一盤散沙,零零星星的戰鬥還有,但大多都是襲擾性質的,河曲、大非川、伏羅川等重要耕牧地區被搶之後,羌人只能向高原退縮,短期內構不成大威脅。
威脅來自四個方向,蕭關、枹罕、西套、西海。
之前的四面統制已經不合眼下疆域。
楊崢對著沙盤思索了一陣兒,決定改蕭關為東面統制,枹罕為南面統制,富平為北面統制,海北城為西面統制。
四大統制也採取輪換制。
周煜為北面統制,鎮富平。
尹春為南面統制,鎮枹罕。
張特為西面統制,鎮海北。
姜伐野為東面統制,鎮蕭關。
很可能未來兩三年中,司馬家不會掀起大戰,就算要打,有六成的可能是先解決淮南,因此蕭關的壓力不大。
姜伐野能力稍差一些,但執行力足夠。
隴西是熱點地區,枹罕面臨姜維和鄧艾,需要智勇之將,但楊崢想以此地磨礪尹春一番。
即便枹罕丟了也無所謂,退回河關便是。
西域、河套未來幾年是楊崢進取的方向,張特、周煜兩員大將,各鎮一方,問題也不大。
問題在於大將鎮守一方時間太長,會形成割據勢力。
事實上,曹魏的四大都督區,在明帝之前,都是經常論調的,司馬懿先是荊州都督,然後調為雍涼都督,最後調入中樞。
毌丘儉最先為荊州刺史,後調為幽州刺史、度遼將軍、護烏桓校尉,然後調任鎮南將軍、豫州刺史,最後調為揚州都督。
諸葛誕也是如此。
除了主帥對調,士卒也採取錯役制。
魏武揮鞭,在早期磕磕絆絆,並不順利,張邈叛亂,勾結呂布、陳宮,險些要了曹操的老命。
遂創造出錯役制,人役戶居各在一方。
即丁夫與士卒不從本地徵發,必與其家室所在地隔開。
所以毌丘儉起兵,剛到安城士卒就動搖了,原因在於他麾下有大量淮北士卒,家卷在司馬師控制下的淮北。
毌丘儉不先發兵兗、徐,而直接死磕洛陽,胡遵南下,淮北士卒瞬間就離心了。
身邊只有未經訓練的淮南農夫願意賣命。
文欽一敗,毌丘儉便迴天無力。
眼下,西平有府兵制,精銳皆由楊崢親掌,暫時沒必要弄錯役制。
大將輪調即可。
也並非不相信張特、周煜、姜伐野,而是儘量以制度規範。
拿下姑臧,楊崢就不是草臺班子了。
此外,龍耆城的邵通、積石山的李特、河關的周旨、榆中的龔羽、屯田司的趙登、楊濟等等,已經漸漸成為西平軍的中堅力量。
也在輪調名單之中。
四月,在整個西平忙於春耕之時,楊崢率親衛返回姑臧。
武威百廢待興,尚未塵埃落定,家卷暫時留在西都。
恰巧杜預、衛瓘整編雍涼軍俘虜完畢,也回到姑臧。
楊崢把自己的構想說出來,杜預沉吟之後,道:“可再增設副統制,鎮守鸇陰、頗巖、祁連、河關、榆中等要害之地。”
楊崢深以為然。
杜預同意,衛瓘沒意見,楊崢直接下達軍令。
“我軍轄地漸多,而地方官吏不齊,當廣招賢才,治理地方。”杜預提出一個非常急切的問題。
這一場大戰,拿下武威、安定、西套。
加上原有的西平、金城、西海,六郡三十八縣。
江東六郡便可立國,但在西北,這六郡人口加起來,還沒江東一個郡多。
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