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因此,常委會沒有等你回來就透過了。而且,劉校長的意思也是快點決定下來,等你回來後就把這事兒搞成。呵呵,你看……”
胡永生也多次感受到趙無極的妖孽,雖然這件事,大方向肯定沒有錯,但這種“校地合作”他還真是不覺得有多大油水可撈,除了初期那100萬塊錢好像不錯外,以後每年不就20萬塊錢嘛。
“胡書記,這肯定是好事。縣上沒提什麼條件啊?”趙無極想了想,還是問了一句。
“縣上沒提什麼條件,因為他們就這樣一個專案。他們到是向我們提了一些條件,當然,這些條件要等他們來了之後具體落實。”
“他們有些什麼樣的條件?”趙無極有些不明白。
“他們要求我們縣,每年保證400名學生的實習機會,無論中學、小學或企業都可以。”
“就這一條?”
“這一條壓力也很大啊。這個壓力到不是安不下去,而是安全問題,還有吃住問題。到時,哪兒找那麼多宿舍呢。萬一出個什麼事,也不得了。”
“胡書記,你不用擔心,這個事情很好解決。當然,安全問題可能需要警察局配合一下。”趙無極想了想,決定把自己考慮過的一些東西與胡永生先通通氣:“胡書記,這事啊,我有一些建議,想向您彙報一下。”
趙無極自然知道,後世的大學,除了醫學類必須要有臨床實習的專業外,其他專業,基本上不再安排學生實習,由學生自己去聯絡實習單位。因此,很多學生找熟人隨便在一個單位蓋一個章,就表示實習完畢。而且,即便是師範院校,也沒要求一定要在課堂上講課才算實習。
因此,趙無極不覺得安排實習生是一個困難。
“你說,你說。”胡永生立即站起來,給趙無極把茶滿上。胡永生早就從趙無極的建議中嚐到了甜頭,即便他的建議用不上,也能開拓思路。
“胡書記,我是這樣想的。西川師大那100萬塊錢,我們不要也罷。錢,我們盧江暫時不缺,而大學卻一直缺錢;以後,盧江更不會缺錢,因此,在錢這個問題上,盧江擁有著絕對優勢,而大學的經費一直都很緊張,因此,對於西川師大來說,錢就是他們的劣勢。”
“哎呀,無極同志,你這樣一說,還真是這樣呢。可是……”胡永生當然明白趙無極說的道理,盧江並不缺錢,以後也不會缺錢,因為“回春堂制約”一個企業,就完全可以養活盧江財政。但是,不要西川師大的錢,那又要他們的什麼呢?
不過,趙無極馬上為胡永生解了惑。“大學之所以為大學,是因為他有大師,大師有大學問,而且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是精英人才。這個,才是大學的優勢。大學與地方合作,理應建立在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基礎之上,離開了這個基礎,合作是不長久的,也是沒有意義的。”
“嗯,你這樣一說。我就明白了。我們要用盧江的優勢去彌補西川師大的劣勢;而西川師大則用他們的優勢來回報我們的支援。或者,反過來說也一樣。”
“胡書記說得好。我是這樣想的,西川師大不是大學嗎,我們要求他們的,一是要求給我們多分配一些學生來;二是請西川師大給我們縣上的教師、工廠工人等進行學歷培訓,提高他們的文化技術水平;三是請他們的教師或實習學生,幫我們培養新的產業工人。
我有個預感,盧江的工業會有一個大的發展,需要大量經過培訓的工人。而目前的培訓,如果僅僅依靠企業來辦有可能不行。有些內容由企業培訓可以,但有些內容,得由政府出面來組織培訓。
四是請西川師大的相關教授專家。對我們盧江企業與經濟發展,進行技術、管理方面的諮詢。也就是說,完全可以請西川師大成立一個針對盧江發展的科技顧問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