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可與西川師大合作,在盧江辦一所技術培訓學校。費用由我們出。教師由他們出,當然也由他們發放文憑。”

“當西川師大每答應一項,或者做出相應的成果。盧江可以給予西川師大適當的經費資助,或者,盧江就直接為他們在盧江的專案提供經費支援就可以了。”

趙無極說到這裡,等於就說完了,至於盧江到底需要一些什麼樣的專業顧問或人才等,還得經過調查研究才能決定。

“他們後天就來了,明天,你能不能拿個建議初稿出來,我們先討論一下?”胡永生雖然覺得趙無極的建議中有些內容可能比較難辦,譬如多分配一點學生的問題,可能就不行。

但這個問題,在趙無極看來,大學生走俏的時間最多還有10年,以後就難以找工作了。而且,趙無極還想借用重生之手,將大學擴招提前。

大學擴招,是歷史趨勢,沒有每年500萬以上的大學畢業生支撐,後世的華夏經濟根本就不要想在那個特定年代成為世界第二;大學生不包分配,也是歷史趨勢,因為擴招,必然無法保證分配;因為個體、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湧現,包分配事實上也行不通。

“我下午就把方案送到您辦公室來。”趙無極說道。

“呵呵,那行。”胡永生笑道。有了趙無極,這個縣委書記也當得輕鬆多了。盧江有了這麼多想法,對於西川師大來說,也是一個“壓力”,盧江有這麼多需求,你們滿足不了啊?

因為趙無極是西川師大畢業,前世的時空,他對這所學校也是非常關注的。現在想來,當90年代各大學都在變革時,西川師大雖然也在變革,但有些專業卻相對落後了。譬如計算機專業,西川師大的數學系本來也非常不錯,但後來這個系雖然改成了數學與計算機學院,但由於師資力量儲備不足,即便在西川,這個學院也算中淪落了。

如果西川師大願意就上面的內容與盧江合作,趙無極到是可以為其提供一些辦學思路。

確實如陳洪仁所說,趙無極很在乎盧江的事情。趙無極最初在鳳山工作,現在還是鳳山鄉黨委書記,那麼,他就要把鳳山建成全國山區鄉的樣板;現在,趙無極又是盧江縣委副書記,他自然有義務把盧江建設成為內地縣發展經濟的樣板。

至於這個樣板別人是否會模仿,趙無極只能是在哪座山唱哪首歌,他管不了的事情,他不會去管。

要說前世時空的那些官員,真的不在乎老百姓的利益,似乎也說不過去。譬如他們要求農民種柑桔,種冬瓜之類的,其主觀目的也肯定是為了農民好,當然也有撈政績的想法在內。

但是,華夏的官員總是缺乏一種思想,一種主見。譬如學習別人的經驗,就容易犯兩種錯誤,一種是照搬照抄,鳳山有什麼,他們也要搞個什麼;二是模仿學習的過程中走樣,搞成了形式主義,看起來很美,實際上勞民傷財,老百姓不但得不到實在的利益,還遭受損失,自然就拋棄了官員。

8月11日上午,盧江縣委召開常委(擴大)會,研究與西川師大合作的相關內容,出席會議的除了縣委常委外,還有非常委的副縣長。這個會議,實際上縣委主持的工作會議。

當胡永生說了會議主題後,縣長安福林立即就問道:“胡書記,這個事情,常委會不是已經作出了結論嗎?”

不要怪安福林,這事兒,他作為一個縣長,事先不知道,也確實是胡永生的問題,他應該先與安福林通通氣。

“胡書記,我覺得安縣長說得有理,這個芝麻大點的事兒,已經有了結論,何必再開會研究呢?”這次出聲的是縣委副書記鄭丹強。

顯然,鄭丹強也不支援這種事情。

“大家還有沒有意見?”胡永生笑迷迷地問道。胡永生也是持有尚方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