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東西時不時的在叫。如果不仔細聽,那響聲好像肚子的咕嚕聲,人肚子疼的時候,經常伴隨著咕咕嚕嚕的聲音,這也很正常,但如果認真聽一下,就知道那種響聲,可不是平常的那種咕咕嚕嚕的聲音,而更像一種什麼蟲子再叫。

一開始疼的時候,李員外也沒特別擔心,覺得只要把老名醫請來,這種小病肯定藥到病除。但事情卻遠沒他想得那麼簡單,老名醫來後,認真摸了一下孩子的脈,然後又認真聽了聽孩子肚子裡發出的聲音,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李員外還是第一次看見老名醫看病時一籌莫展的樣子,心理不由得慌張起來,連忙問:“犬子的病有大礙嗎”。

老名醫沒有立即回答,只是滿臉愁容和愧疚的的搖了搖頭:“不瞞您說,你們家公子得的這種病,我行醫幾十年來從未見過,並且,在醫書上也從沒讀到過這種病,恕在下才疏學淺,實在無能為力。”

李員外一聽就更緊張起來,旁邊李員外的母親,一看老名醫都治不了孫子的病,更是忍不住痛哭起來。

這個小孫子可是老太太的掌上明珠,兒媳婦張氏個性刻薄自私,對自己的這個親生兒子,都感情淡薄,平時不聞不問,好像根本不是她親身的一般,不過這個孩子對張氏也沒什麼感情,很少到張氏院子裡去,和張氏也從未有過那種母子應該有的親密。倒是和自己的奶奶形影不離,祖孫兩人感情特別深厚。

李員外的大兒子,已經娶妻生子,並且自立門戶,在南方負責自己家族的一部分生意,所以李員外身邊,只有這個小兒子,又因為是老年得子,他對這個小兒子也是寵愛有加。

沒想到的是,屋漏又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本來家裡就危機四伏,沒想到在這個時候,自己小兒子又得了怪病,真是福不雙至、禍不單行。

眼看兒子在床上疼的直哭,而自己的老母親也是淚水漣漣,想想這個家,再想想自己異常艱難的處境,李員外真是心如刀絞,這算是他遭遇到的最大危機。

李員外強忍著內心極度的痛苦,回到自己的書房裡,關好門後,拜倒在供奉的佛像前面,失聲痛哭起來,這麼長時間承受的種種壓力和艱險,使他心力交瘁,他真想自己應該像老人預測的那樣,在四十五歲那年就死掉,也就不會有如今的這種煎熬了。

哭了好大一會後,他內心的壓抑和痛苦,才得到了稍許的緩解,想到自己小兒子,再想想已年過古稀的老母親,他知道自己別無選擇,必須堅強面對眼前的一切。李員外抹了一把淚,起身在書架上翻來翻去,他要找的就是那本“治心篇”。

那本“治心篇”,就是在他人生最困惑、最無助的時候,讓他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座標,使他重拾對人生的信心。如今,他生命又遇到難以逾越的障礙,所以他希望從這本書,能給他啟發。

這本“治心篇”還真有效,馬上使他的身心,變得非常安定起來。他小時候讀書,聽一個先生說過,文字有種很神奇的力量,所以,古人對於有文字的東西,往往都心懷敬畏,連一小張寫有文字的紙片,都會恭敬的收好,而不會隨意丟棄和焚燬,更不會用來做手紙。

第73章 文字竟然能治病

李員外恭恭敬敬的、把這些使他安定下來的文字收好,然後再用油紙和綢緞包好,小心翼翼的放到一個匣子裡,然後就準備去街上走走散散心,他也許沒想到的是,他即將遇到這件怪事,或者說重大的轉機,很可能就與他對文字的虔誠、和善念的發動有關。

兒子肚子還在疼,老名醫因為實在沒見過、也沒聽說過這種怪病,而不敢輕易開藥。他內心依舊焦慮著急,但內心深處,剛建立起來的平靜,卻堅不可摧,從而使他能不被這些厄運擊倒,他邊派人四處繼續打聽當地的名醫,邊信步走到街上的一座酒樓上,想喝點酒緩解一下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