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和猛安,隸屬上京路,地理位置卻是在胡裡改路和速頻路之間,屬於一地跨三界的地方,但這個猛安部落,卻是金國的上等猛安部落,這裡地處平原之地,依山傍水,素有三路糧倉之稱。

屯和猛安部落,是由周圍大大小小十三個謀克部落星落組成,位於東南最遠的突諢部,已經接近胡裡改猛安了。

金兵突然大肆抽調部族精銳北上,屯河猛安一下子被抽調了接近七成的兵力,自衛能力已經嚴重不足,無奈之下,只好逐級抽調,最遠的越裡篤部落,更是隻剩下一些老弱病殘,但部落首領納吉卻不敢大意,金主給他的密令中可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不能忽視。

一個瘸腿的男人,披著一件破破爛爛的羊皮襖,腿上裹著羊皮護腿,拖著一個小爬犁,在雪原上吃力地行走著。

腿不得勁,男人走走停停,不時擦拭頭上的汗珠子,一頂破皮帽子象徵性地扣在頭上,消瘦的臉上卻是一副剛毅的神態,彷彿在和這茫茫的雪原較勁。

遠處已經看見那道籬笆,院子裡忙碌的兩個人也抬頭看見了他,便放下手中的傢伙什,急衝衝跑出來迎接。

“吳大哥,道路不好走,晚些時候送過來也是一樣的。”

“小五哥,我尋思著這幾天怕是斷了頓了,大雪封路三天了,再不來,趙老爺子怕是又在罵我偷懶。趙嬸還等著這些皮子和針線呢。”

“嗬,這夠沉的!吳大哥,你腿腳不好,少拉一些不妨事的,儲備的東西還有,省著點用,也能熬過去。”

“不行的,那個耶律官人可不好糊弄,說好了三天送一次,這已經是遲了,雖然有天氣的原因,答應了的事情,我吳三還是要做到。”

幾個人搭著話,推著爬犁,拐進了院子,正是趙佶父子的住處。趙佶和趙桓父子倆兀自在院子裡曬太陽,院子裡四下裡拉著繩子,上面搭著被褥、皮子,難得太陽這麼好,不曬一曬,晚上可捂不熱。

但現在居住的條件好多了,自打上次張大梁來了以後,耶律重生利用這次調集糧秣的機會,悄悄地將趙佶居住的地方修葺了一下,地面全部用石灰夯了一層,上面撲上木板,又結實又防潮;外面沒有動,裡面卻用胳膊粗的松木加被了一層保暖層,四周掛上皮子擋風,加上送來的宋國鐵火爐,生活條件一下子就變得好多了。

屯河五國城頭城越裡吉部落大首領撒麻,患哮喘多年,小神仙潘賢幾針下去,輔以湯藥,竟然大有好轉,應撒麻邀請,被耶律重生留在屯河,名義上是為撒麻看病,實際上還是為趙佶父子以及鄭太后幾人調理身子,這一段時間下來,趙佶和趙桓的身體大有好轉,特別是鄭太后的腰腿見好,要不是及時調養,這個最冷的一個月可是難熬。

吳三郎是個漢人,是被金兵第一次南侵時掠來的漢奴,因為腿腳不好,只能在馬棚裡幹一些粗活,勉強維持生計。但吳三郎為人低調、熱情,勤快,這些年來,倒也平安無事,也練出一手養馬的本事。

這次耶律重生下來徵糧,看到吳三郎雖然腿瘸,但跑前跑後甚是勤快,活兒也做得乾淨利索,尤其是晚上照顧馬匹煞是操心操力,被耶律重生抽調當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馬伕頭頭,管著馬棚幾十號漢人,私下裡卻領著他來到趙佶住處,叮囑他,每隔三五天,就給這頭城西北的扎合謀克部落裡的這一戶人家送一些物品,但不要讓旁人知道。

這幾天大雪封路,吳三郎有點著急。耶律重生對自己不錯,現在的日子,比起過去好多了,對耶律重生囑咐的差事,自然十分上心。吳三郎知道耶律重生的身份,衛王府的紅人,能照顧自己,也算是祖上陰德庇護,他可不敢怠慢,這不,一大早看看天氣放晴,大太陽照在身上,難得的一點暖意,但氣溫卻著實不高。

進了院子,吳三郎手底下麻利地卸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