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林海大雪原(第2/3頁)
章節報錯
,對小五說道:“小五哥,這次多帶來一些醃肉,還有一袋精米,是耶律大人特意叮囑送來的,還有一些風乾的菌菇,做湯甚是鮮美;那幾個罈子,裡面是一些醃菜,還有一片板油和兩罈子菜油……”
不等小五回話,趙佶卻說道:“三郎,你腿腳不好,不要拉這麼多東西,要在意自己的身子才是。”
吳三郎笑道:“先生莫要擔心,三郎的身子打熬的住,趁著天氣好,把上次的東西要補齊的,大管家一再叮囑的事情,大意不得。”
趙佶點點頭,說道:“也是一個爽快人,聽你口音,應該是河北路口音吧。”
“正是,在下是河北西路磁州人氏。”吳三郎笑道。
“怎麼流落到了此地呢?”趙佶正左右看著,吳三郎卻很有眼力勁的把一個烏拉草蒲團墊在院子裡的石凳上,扶著趙佶坐下來。
趙佶點點頭,這個人讓他心生好感,便看向吳三郎,吳三郎道:“宣和七年,金兵南下,家父因為收容受傷的太尉,被金兵追殺,我一家被金兵殺散,死的死,逃的逃,我逃了出來,卻被另外一路金兵掠來北國為奴,前年上山打獵摔壞了腿,好在會一些手藝,才沒有被扔到老林子裡喂狼。”
吳三郎一邊手裡忙活著,一邊回著話,說起這些話的時候,臉色倒是很平靜,但是趙佶心裡頭卻猶如油鍋沸騰一般。這些大宋子民為救助宋軍而慘遭殺戮,又被劫掠到北國為奴,這些,不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嗎?
“這些年,就沒想著回去?”趙桓走過來,接茬問道。
“想啊,哪有不想家的道理。”吳三郎扶著趙桓坐下,說道:“只是小的腿有殘疾,加上連坐之法,和我一起被掠來的十幾號弟兄,能活到現在,全憑兄弟齊心,但凡有一個豬油蒙了心獨自逃了,恐怕這十幾個弟兄都得連累挨刀子,不是不想,有時候不敢想。”
說到這裡,吳三郎倒是流露出少有的憂鬱之色。
“家裡還有什麼人嗎?”
“逃出去的時候,父母和二郎都被殺死了,有一個大哥和四弟,被幾位太尉冒死救了出去,唉,四弟年幼,現在卻不知道他們在哪裡?”
趙桓聽罷也是動容,這個吳三郎看上去倒是一臉憨厚的樣子,腿雖然不利索,可是眼裡有活兒,這不,說話的功夫,手腳卻不閒著,把小院打掃得乾乾淨淨,順便把劈好木絆子一個個批好垛齊,看上去在家裡也是勤快的主兒。
“我看你也是一個忠厚之人,雖然腳不利索,但幹活卻麻利,我們也算有緣,正好家裡缺少一個幹活的把式,我呢,和那個耶律重生也能說上幾句話,你願意不願意過來幫幫我們?”
“嗬,那感情好,就怕我的主子不同意,我那裡可是管著幾十號人呢?”吳三郎倒是爽快,也沒有多想,至於幹什麼,都是伺候人的差事,不在於幹什麼。不過,這個院子裡都是漢人,說話處事都是面善心慈,不像是大奸大惡之人,至於為什麼流落在此,吳三郎信奉百說不如一默的道理,從不善於探尋別人的隱私,這才是他在北國活得長久的真正原因。
趙佶說話的底氣,來源於那個叫梁大的白虎山莊的管家,這位管家曾對自己說過,耶律重生是白虎山莊的暗把子之一,最大的暗把子就是衛王府,而衛王,現在則是金國經管所有金兵錢糧輜重的輜重官。屯河猛安正好是衛王管轄範圍,還是一個重要的補給之地,這個地方本來屬於完顏宗偉管轄,完顏宗偉領兵南下,這個重要的糧倉順理成章歸於衛王完顏宗強治下。
趙佶笑道:“有些事情,不試試怎麼知道成不成?”
吳三郎沒有接話,手裡緊了緊院子裡曬東西的幾條粗繩子,對旁邊的小七說道:“小七哥,天氣好了,多曬曬被褥,這地窨子哪哪都好,就是這個潮氣上來不好辦,鋪了地板雖然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