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接到濟州島的情報,察覺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十三姐的通達商行,也有著蒐集情報的功能,所以趙構才下這麼大力氣去招募退役士兵參與護衛隊的組建。軍隊系統,趙構用起來,還是放心的。

趙構召集樞密院參謀部主管人員、國防部王淵、梁景的安情局、海軍司令韓世忠,召開了代號為“風雲一號行動”的軍事絕密會議,目標,直指高麗濟州島,藉口,現成的。

宋國通達商行濟州島分行,這幾天每天遭遇土匪襲擊,損傷慘重,通達商行海外濟州島分行主事陳家秀被土匪所傷,傷情嚴重,商行損失慘重。現在商行護衛首領言小七已經飛鴿傳書通達總行,請求火速支援,情報顯示,有當地駐軍參與此事,勢力不容小覷,僅僅憑藉商行現有的護衛,只能堅持五到七天,十萬火急。

當參謀部的參謀人員還在為是否關係到兩國關係和戰爭是否會擴大化而爭論不休的時候,趙構怒火萬丈,拍案而起,硬邦邦丟下一句話:“我早就說過,犯我宋國者,雖遠必誅。參謀部是不是和平飯吃多了,骨頭酥了?你們拿不出方案,梁景,你的安情局負責策劃此事。”

“梁景定不辱使命,安情局會以雷霆萬鈞之勢,一掃這些跳樑小醜於無形。”梁景依舊是不溫不火的語氣,但話裡那種萬丈豪情,王霸之氣,盡顯無餘。

參謀部現在是汪若海抓總,劉浩主持日常工作,這是趙構第一次毫不客氣地點名批評,而且話頭很重。軍隊最大的職能機構,關鍵時刻還在爭論,完全沒有領會趙構的戰略意圖。汪若海和劉浩,在以前的軍事行動中,可完全不是這個樣子,這才一年多的時間,就變圓滑了嗎?還是另有隱情?但不管是哪種情況,趙構絕對不容許對自己的戰略思想領會不透,思想不換,就換人!

汪若海和劉浩互相看了一眼,汪若海朗聲回答道:“請陛下放心,參謀部的計劃,明天一大早就會放在您的案頭。”

趙構點點頭,這兩個人的能力不是問題,問題是有點瞻前顧後,顧慮太多,因為牽扯到各方利益。現在,各個部院各司局裡,已經有避戰免戰的思想意識在蔓延,好在內閣李總丞在壓制著,也和趙構彙報過,趙構冷笑一聲,回答道:“中山府和雁門關的血,還沒有涼透,他們的心就冷了?”

梁景的安情局早就把資料摸得清清楚楚,趙構指示監察署理院、御史督查院約談了幾名部級高官,這才遏制住這股風氣。但趙構順便也約談了監察署理院院長謝克佳,這是唯一在大楚偽逆事件中,明確掛印封官之人,既有文人的骨氣,也有六部工作的經驗,同時對趙構的上位,第一個寫聯名推舉的留守百官之人,趙構對此印象很深。

御史都察院院長馬伸,是有名的“馬大炮”,性子直爽,曾在朝會上大罵張邦昌之偽政權不得人心。但任何朝代,當這個傀儡皇帝,向來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差事。張邦昌雖然是“偽帝”,但畢竟也是帝,可就是這,也不敢治馬伸的罪,只能讓他罵個痛快。

宣傳部部長現在是趙子崧,(字伯山),是燕懿王趙德昭的五世孫,與康王算是皇室遠親,知陳州知府。在趙構尚未登基前,聯名勤王,被趙構一紙大帥府的軍令摁在陳州,對穩定當時的局勢,起到了風向標的作用,尤其是在外戚宗室這個圈子,趙子崧是第一個振臂一呼支援趙構上位的,趙子崧和鄆王趙楷一外一內,奠定了趙構皇帝寶座的牢固基石。

鑑於此,趙構把趙子崧直接調入宋國中樞部門,擔任非常重要的宣傳部部長一職,主管宋國的喉舌。而且,在趙構的耳提面命下,宋國的第一份官方喉舌——《宋報》,正式出爐。

趙構指示趙子崧,要充分利用宋報的官方身份這個有利武器,最大程度地統一宋國軍民的思想。為此,趙構親自撰筆,以“宋一民”的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