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大宋朝堂局(第2/3頁)
章節報錯
隱藏自己的行蹤,他需要的是時間,而不是一場小隊戰術滲透。
一個全身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身影閃進屋子,掀開風帽,梁景一張略顯憔悴的臉出現在趙構面前,當趙構第一眼看到這張臉的時候,整個冰冷的心已經融化掉了。
消瘦、粗糙、鬍鬚或許是許久沒有打理,和頭髮一樣亂糟糟的,這是一張什麼樣的臉?和昔日風流倜儻的定海侯根本就是兩個人。
這一定是經歷了什麼?
趙構揮揮手,讓眾人退出去,只留下梁景一人,倆人一直談話到黎明時分。
現實比趙構想象的還要糟。
趙構還是低估了人們對繼位子嗣的繼承之戰。
要說錯,錯就錯在趙構已經明文規定,關於大位繼承之事,任何人不得私下討論、串聯、拉幫結派進行站隊,他的孩子還小,不能捲入這種血淋淋的政治鬥爭中。
但是,隨著大宋帝國的版圖擴張,朝堂裡面,一些大臣的心思便也擴張起來。軍功,這些文臣插不上手,但要說玩政治,趙構承認,那些軍中的統兵大將,包括樞密院的正副使岳飛、韓世忠,遠遠不是這些官場老油條的對手。
他們也就是忌憚這些手握重兵的將領,又都是趙構眼中的紅人,但大宋重文輕武的官場上百年的延續,並不是趙構這十年之功能夠完全扭轉的。
當大宋帝國的大軍橫掃日本半島的時候,朝堂上幾乎就認定了一個道理,大宋帝國的版圖基本上就已經止步於此了。自打太祖建立大宋王朝以來,至此歷經十朝,除了太祖建朝之功,那一朝能有如此建樹?
國泰民安、政通人和,經濟高速發展,軍事強大無比,各地建設如火如荼,趙構的個人威望可以說是達到了空前絕後的高度。其文治武功,許多大臣私下裡都承認,真的是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但是有一點,頗為一些大臣所不喜,就是至今不立太子。如今三王並存,各有優勢,但皇后嫡長子趙堅在很多大臣心中,已經是太子的不二人選,包括帝師李綱。
但趙構遲遲沒有明詔冊封,甚至三王夏王趙進出生,更增加了無數變數,朝堂之上,已經有些暗潮湧動,詭譎莫測之氣氛,亦是越來越明顯。
趙構不立嫡長子,是不是心有另屬?
次子寧王趙強,文師趙楷,武師定海侯梁景。文師乃是官家鄆王親哥,武師可是陛下心腹侯爺,趙楷代表是皇室一脈,梁景本身的大宋安全委員會會長不提,身後站著的,一個內務府吳福,一個應龍軍團賀虎,一個暴風營軍長趙新,一個聯勤保障部隊司令吳喜,這是一股什麼力量?
三子夏王趙進,文師是張確,武師暫定的是西夏李良輔,不過,大宋這邊,卻是定的岳飛,這是趙構欽點的。
張確雖然是副總丞,排位也不靠前,但他和章振卻是趙構最看好的副丞,明眼人都知道,下一任的總丞,一定是在這兩個人中間產生。
至於岳飛,則更不必說,那是趙構手下第一大將,官居樞密使,要知道,這個位置,以前都是趙構親自兼著的。
但是,眼光更長遠一點的是能夠看到,夏王背後,可是西夏的一國之力,而以前,西夏和大遼、大金,一直是能和大宋獨立抗衡的三巨頭之一。
這個情況就複雜了,趙構三個兒子,長子德王趙堅是身份正統的嫡長子,皇后邢秉懿,一國之母,統帥後宮,背後站著的幾乎是大宋帝國大部分的文武群臣,代表人物自然是李綱。
次子寧王趙強背後一個皇室王爺一個大宋侯爺,或許以後還會是公爺,而次子趙強,卻最討人喜歡,從小就表露出超強的情商和智力,就是於武功一道,也是最出色的,梁景是下了苦功的。
而三子夏王趙進一個最具潛力,背後是大宋帝國樞密使岳飛和西夏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