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策以及關漢卿的活動和他周圍一些人的情況,田漢先後前往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大學訪問周貽白和翦伯贊兩位教授,得到他們熱情支援。周貽白借來一部《元典章》給田漢,這本書對了解關漢卿時代的社會狀況很有幫助。書中有一條元朝的反動禁令:“妄撰詞曲、犯上 惡言”者處死。田漢說:“這一條是*裸的反動政策,我這個戲很需要這條法律依據。”(《話劇〈關漢卿〉創作側記》)歷史學家翦伯贊很讚賞田漢以“劇作家寫劇作家”的創作設想,並從《青樓集》裡找出“當時名滿大都”的元代女藝人朱簾秀、賽簾秀等的材料,為田漢解決了《關漢卿》一劇女主角的難題。
1958年3月15日,田漢與秘書黎之彥一起攜帶全部資料前往西山八大處長安寺( 文聯作家招待所)寫作。在創作過程中,田漢一面認真研究史料,一面發揮其藝術想象力,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手法,把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有機地結合起來,並融入了自己在國統區從事戲劇運動的親身體會,使該劇的創作一氣呵成。從3月21日開始寫第一幕,至3月31日便完成了《關漢卿》全部八場戲的初稿。4月6日約請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導演和演員焦菊隱、歐陽山尊、刁光覃、舒繡文、夏淳以及中央戲劇學院、《戲劇報》的專家來長安寺聽讀《關漢卿》第二稿。讀完劇本,大家熱烈鼓掌,稱讚田老“多年不寫話劇,一寫就一鳴驚人,寫得太感人了”。在討論中,大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議,認為朱簾秀比關漢卿感人。田漢非常重視大家的意見,決心再次進行修改。
《劇本》月刊1958年5月號發表田漢第三次修改後的話劇《關漢卿》,立刻“引起了戲劇界的震動”。整個劇壇為之歡呼:“田老不老!”郭沫若“一口氣讀完”了《關漢卿》,連夜給田漢寫信,稱讚劇本“寫得很成功”。他對田漢說:“關漢卿有知,他一定會感激您。特別是朱簾秀,她如生在今天,她一定會自告奮勇,來自演自的。”信中還說:“你今年六十,《關漢卿》是很好的自壽。”(《關於〈關漢卿〉的通訊》)郭沫若在信中也提出了一些具體意見。5月7 日,《戲劇報》和《劇本》月刊編輯部聯合召開座談會,邀請一批戲劇家和歷史家座談田漢的《關漢卿》。田漢根據會上提出的意見,對《關漢卿》再次進行修改,之後便送給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排演。
《關漢卿》一經演出,立刻引起轟動。歐陽予倩以“花甲如君正少年,英雄氣概兒女腸”的詩句對田漢的創作精神給予充分的肯定。他說:“老作家只要思想不老,身心健康,就能不斷進步,保持青春。”(歐陽予倩《一個成功的好戲〈關漢卿〉》,《戲劇報》1958年第13期)阿甲以《舞臺上出現了大戲劇家——關漢卿的動人形象》為題,讚揚《關漢卿》創作的成功。緊接著,全國很多劇種如話劇、粵劇、越劇等都上演了田漢的《關漢卿》。
日本話劇界為了紀念世界文化名人關漢卿,為了促進日中友好,由日本的文學座、俳優座和民藝三個著名劇團聯合演出話劇《關漢卿》,導演千田是也。從1959年1月9日開始在日本的大阪、神戶、京都等地巡迴演出,2月7日至23日在東京等地演出,“反應極佳,認為是中國近年來的優秀史劇”。在劇場裡,很多觀眾飲淚啜泣,有的激動地說:“關漢卿太使我感動了,我也要像他那樣活下去。”看完戲,觀眾又踴躍購買《關漢卿》劇本。在東京新宿第一劇場演出時,日本最大的廣播電臺日本放送協會(NHK)播出實況錄音和電視,滿足了廣大日本人民的要求。千田是也在給田漢的信中說:“由於劇中情節有對統治者壓迫的反抗,對藝術家的干涉,對彈壓的反對,對非正義裁判的抗議與今天日本修改警察官職務執行法、松川事件、美帝壓迫等現狀完全符合一致,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日本各大城市上演〈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