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開始往外跑,阿奴也籌劃著去成都一趟,夏天的時候回來舉行婚禮。還未動身,磨西的氣氛突然緊張起來。阿奴隨即被雲丹限制了自由。
他與絨巴人談崩了。
阿奴才明白,為什麼碉門楊家會跟鮑三娘過不去,楊家與絨巴人關係匪淺。
最開始原因很簡單,雲丹不願意娶絨巴女人。
吐蕃人嘴裡的絨巴人意思是“生活在農區的人”,他們自稱是“嘉莫查瓦絨”或者“察柯”之類的,即後來的嘉絨藏族。最早這裡漢人稱“嘉良夷(嘉梁)”、“白狗羌”、“哥鄰人”、“戈基人”等部落,為這一地區的土著先民。唐時與吐蕃移民及駐軍融合後形成了嘉莫查瓦絨一族。他們常說自己的祖先是吐蕃人,有些領主甚至有完整的遺傳宗譜。大約有十來個部落,居住在大渡河沿岸,墨爾多山一帶,那裡金沙江、大渡河、岷江天險構成一道數千裡天然屏障,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
他們的領主互相通婚,屬民是一妻一夫;領主是一夫多妻。各個部落血緣關係交錯複雜,早就盤根錯節緊密相連。雖然各自為政的時候大家都未必和睦,當時一致對外的時候都很團結。
他們心慕中原,雲丹一開始與他們談的很好,最後在聯姻問題上擱淺。
如果說雲丹之前遲疑過,甚至認真的考慮過聯姻的問題,皇帝的賜婚聖旨下來之後他就再沒有別的想法。但是絨巴人的領主不那麼想,他們認為雲丹可以多娶幾個。拒絕,ok,他們的女人美麗勤快,有錢有勢,憑什麼你看不上,給個理由先。
別的都好說,剛剛領教了未婚妻河東獅吼的動力,雲丹在這點上死不鬆口,以阿奴的性子,她不認為自己還有可能再娶妻。糟糕的是巴旺家的姑娘看上了雲丹,那些領主不是她的舅舅就是她的姨夫,姑丈,表哥,堂兄。。。你看不上她?綽思家的小姑娘,沃日家的寡婦和妹子,雜谷家的大女兒,巴底家的老姑娘。。。這麼多你都看不上,你看不起咱們,那還有什麼好談的?
最後引發戰爭的導火索是宗教衝突,他們信的是缽教。而云丹的身後是紅,白兩教。絨巴人不願意改變信仰。
但是他們也不是鐵板一塊。雲丹與他們接洽之前,僧人們早就開始進出各個領主的府邸。沒有一家對佛教感興趣,寬容的不過允許你住下,不耐煩的直接趕人,寺廟只能建在周邊。
絨巴人在丹東有一個弱小的部落,有史以來都受著四周強大部落和人們的歧視和欺悔。後來部落裡出了一個少言寡語、勤奮好學的青年,跟著喇嘛入寺學習,他聰明好學,對經文的領悟力極佳,學成之後名氣大噪,後來他覺得自己學識不足,就離鄉背井,千里迢迢又深入吐蕃,經過講經說法,又獲得了極高的佛教學位,成為吐蕃著名的大喇嘛。當他回到家鄉後,由於他為人正直,才學淵博,民望日增,人們中傳頌說:要想一個人有出息,必須先要拜人腳下,就要象這位大喇嘛一樣,只有以‘學生’的身份和求知慾望,才能使自己成為出眾拔萃的人物。所以人們稱他為‘革什雜’,意思是學生。後來大喇嘛做了部落酋長,將部落治理的風生水起。
然而一個部落的崛起必然侵擾了別的部落的利益,他身後是吐蕃龐大的宗教集團,雲丹自然偏向他。而對方卻是依靠血緣關係聯絡在一起的大小部落,實力也不弱。一開始是小摩擦,後來越演越烈,這年春天最終到兵刀相見。
絨巴人在這一帶有幾十萬人,他們計程車兵帶著虎皮帽,帽子下拖著條老虎尾巴,以勇敢善戰而聞名。
雲丹早就做好兩手準備,但是兵員不足,仍然沒有必勝的把握,最後飛書向中原皇帝求援。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既然咱們都歸附中原,稱臣納貢,那麼咱們有難的時候,你也要出點力,流點血才是。
劉仲最早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