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戰爭的責任方一直都是日本,就現在而言,中日問題的根結就在於日本國民依然堅定的認為中國才是矛盾製造者和阻止日本發展的邪惡勢力,中日戰爭也是中國主動挑起的,中國是徹底的侵略者。

此外,日本國民對於天皇體制的盲目崇拜也是一個很複雜而棘手的問題。

如果要從根本上扭轉這一切,帝國在日本的佔領期就可能長達十年,甚至是三十年之久,而要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佔領期,帝國現階段還是要進行更大規模的壓制政策,將日本右翼機構徹底消滅。

至於帝國提出的領土要求,特別是在北海道和天皇制終止問題,國內各家智囊機構普遍認為這兩個要求確實是日本現階段很難接受的,然而這也是帝國將戰爭堅持至今的兩個主要因素,帝國也不可能予以退讓,雙方只能繼續堅持下去。

就日本的問題談了一番後,宋彪也和陳武詢問他過去在伊朗擔任最高軍事顧問的那些經歷。

作為帝國在西亞和中東地區最為重要的盟友,伊朗的穩定和發展對於帝國顯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帝國中央政法研究院在伊朗也設有中東研究局,專門負責跟蹤調研中東及西亞問題,研究伊朗的國情。

同這些研究機構不同,陳武在伊朗期間所處的位置更高,在他看來,伊朗高層內部的鬥爭還是過於複雜和隱蔽,並且難以調和,特別是巴列維國王同新上任的默罕默德。摩薩臺首相之間,表面上兩人都屬於世俗改革派的領導者,但在外交政策上,摩薩臺更希望採取一種區別於巴列維現階段的這種完全倒向中國的更為中立的新政策,特別是在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的問題上,摩薩臺希望將中信公司持有的那一半股份收回,或者將其中一部分給德國,或者是美國,吸引更多強國對伊朗的支援,而不是單純的依賴中國。

陳武曾經同摩薩臺有過多次來往,他認為摩薩臺本質上並不喜歡英美,甚至在私底下嚴厲的厭惡英國,這也是他在近期積極要求英國撤出亞洲和中東的原因,但是,摩薩臺本質上更加反對現在的巴列維國王。

兩人在政治上是相互厭惡的,這一點在伊朗政治高層內部幾乎是公開的秘密,只是鑑於摩薩臺在伊朗改革派內部影響力和很高的聲望,國王才只能坐視其成為新的總理。

在聽完陳武的見解後,宋彪皇帝問陳武道:“你和摩薩臺的關係如何?”

陳武謹慎的考慮片刻,道:“應該還是不錯的,但是相對於摩薩臺,我更喜歡和巴列維國王來往,我想顧總理應該也是這樣想的。我以為,每個國家都有自我中心論,伊朗的波斯大帝國的傳統使得很多伊朗精英都有一種帝國中心主義,自恃甚高,想做中東霸主的**恐怕更強烈於屈居亞盟次席的現實,巴列維國王雖然有一些出格的地方。但在這一點上還是認識的更為清晰一些。或者說,在很多伊朗人的心中,世界的中心還是歐美。還是英國,哪怕他們嚴厲的反對英國,心裡卻崇拜英國,只是不能說出來罷了。”

稍加停頓。陳武感嘆道:“所以我前段時間還是很建議帝國同英國開戰,只有我們直接了當的將英國打成碎片,整個世界才會恍然醒悟。才能真的明白現實的狀況和他們的固有認識已經不同了。”

宋彪皇帝微微頷首,他也知道陳武的這個觀點是有道理的,但是現實已經這樣了,現在能做的彌補辦法就是重新採取積極的國際宣傳工作,中央政府要支出專門經費,成立專門的機構,透過正常的國際輿論引導和軍事交流。派遣航母聯合編隊環遊訪問世界的方式,讓整個世界都更為清晰的意識到這一點。

這個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英國國民能更早的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就不會盲目支援溫斯頓。丘吉爾內閣上來,導致中間的各種反覆問題。也不會迫使帝國採取激烈的手段攻擊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