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欲為的恐嚇那些不想開戰的國家。那就大錯特錯了,荷蘭確實打不起,但不代表中國打不起這場戰爭。

正好。

宋彪忽然變得重新如年輕時代的那種陰狠,咬牙切齒的想,正好……他媽的撕毀《華盛頓條約》,雖然還有兩年就可以熬過去,可他已經不想忍耐了。正好是時候好好教訓一下日本。

就在這樣兇狠的心情下,宋彪走出火車站,還是不動聲色的同波蘭總理握手告別,登上他的專列繼續前往德國訪問。

沒有人可以理解日本。

宋彪也只能理解一半,或許在日本軍方看來目前正是最佳的時刻。因為宋彪的環球之旅,帝國北方艦隊的兩艘豫州級戰列艦和多艘巡洋艦、驅逐艦組建成的混編艦隊正在歐洲巡訪,在宋彪抵達德國之時,帝國北方艦隊也將正好抵達漢堡訪問,利用這個機會向歐洲展現帝國海軍的新面貌。

很好,很巧妙。

日本以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華皇和帝國海軍的主力都在歐洲,遠水救不了近火。

打就打吧,正好抓住這個機會建立帝國的海軍霸權,向亞洲各國證明帝國同樣擁有世界上第一流的海軍,足以保障這些小國的安全,只要他們接受帝國的條款加入亞洲合作同盟。

宋彪乘坐專列前往德國首都柏林,今天晚上出發,明天上午9點就將抵達柏林,正式對德國進行國家元首訪問,在這一夜裡,列車上的四臺無線電報機幾乎沒有一刻休息。

宋彪就在這列火車裡繼續指揮帝國中央軍部快速做出反應,並且將海軍的指揮權授予給海軍參謀總長陳厚甫,由他臨時排程艦隊在斯里巴加灣海軍基地集結,潛艇艦隊全部出海,帝國的四艘航空母艦也全部調入斯里巴加灣海軍基地。

打就打吧,有什麼好怕的,中國人從來不害怕戰爭,打光就重新再造罷了。

日本,自以為聰明。

以帝國今日之實力,對付一個小小日本還需要宋皇帝親自上陣操刀嗎,真當還是一戰,舉國上下唯有皇帝具備統領千軍萬馬的威望嗎?

次日上午8點20分,皇帝乘坐的東方君主三號專列火車緩緩駛入柏林火車站。

中蘇的關係是很特殊的,矛盾重重,敵視與交流同在,所以宋皇帝在莫斯科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特殊的禮遇,在德國和波蘭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在德國,負責全程接待的正是納粹德國的二號人物國會議長赫爾曼。戈林少將。

赫爾曼。戈林顯然得到了希特勒的特別叮囑,將此次的歡迎儀式整的非常熱烈,並且有意圖的宣傳這是東西方兩大領袖的會晤。

《國會縱火法案》已經獲得透過,希特勒取締了德國境內的一切非納粹政黨,正式成為德國唯一的政黨,身為國會議長的赫爾曼。戈林實際上就是納粹德國的法律大臣,負責所有法律的制定,也負責透過納粹想要透過的一切政策和預算。

在柏林火車站不僅有大量前來歡迎的德國國民,還有數以萬計的納粹黨衝鋒隊員,當宋彪從火車裡走出來,在赫爾曼。戈林的率領下,所有的納粹黨成員都舉起手行禮,整齊劃一的陣勢讓人不免有種難以言語的恐懼感,而他們以致敬元首的隆重禮節向宋皇帝致敬,本身也足以證明德國對這位皇帝的推崇。

雖然在一戰中處於不同的陣營,即使是今日,中法依然是牢固不可分割的同盟,但是宋皇帝對於德國的一再友好的特殊照顧,還是贏得了德國上下一致的尊重。

在過去的多年間,正是在宋皇帝的堅持下。帝國不僅免除了德國對華的大部分戰爭賠款,也和美國一樣,為德國提供了一部分貸款援助。只是這個數額相對於美國才顯得很少而已。

宋彪今天也特別換了一身帝**事最高統帥的灰藍色軍禮服和黑色大麾,帝國大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