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起身的這一刻裡,一等內侍官陳嘉佑神色匆忙而緊張的陪同陸徵祥走進大廳,向著皇帝走過來。兩人幾乎是一路跑過來的,神情驚慌不定,這讓皇帝感到有些詫異。
跑到皇帝的面前,陸徵祥就迫不及待的慌忙的將手中電報簿呈遞給皇帝,道:“皇上,東南亞有變。”
宋彪更為奇怪,他說不出此時的東南亞還能有什麼變數。
接過電報簿,宋彪開啟一看才發現是帝國內閣總理歐陽賡的急電,日本海軍南太平洋支隊在班達海和一艘荷蘭海軍的驅逐艦發生碰撞,造成荷蘭海軍一定數量的人員傷亡,由於當時海域只有日本的一艘重巡洋艦和荷蘭的一艘驅逐艦,荷蘭海軍落水之後都成了日軍的俘虜。
日軍以荷蘭違背協約為由,要求荷蘭海軍退出摩鹿加群島及周邊海域。
這真是活見鬼了?
宋彪完全想不通荷蘭海軍怎麼會在那裡,日本海軍又怎麼也會在那裡,哪裡有這麼碰巧的事,茫茫的接近五百公里方圓的海域上,兩艘軍艦會無緣無故的碰撞嗎?
宋彪很頭疼。
在印尼風波之後,荷蘭一度將主要的海軍都調至荷屬印度尼西亞,因為力量確實是太小,根本惹不起日本和中國海軍,基本都佈置在爪哇島的雅加達,幾乎從來沒有和日本海軍發生過任何衝突,為了防止日本繼續挑釁荷蘭,帝國海軍故意在望加錫保留了一支巡邏支隊,將荷蘭和日本海軍在班達海兩側隔離開。
帝國海軍和荷蘭海軍不可能發生衝突,而且也不怕和日本海軍發生衝突,實際上,從印尼風波結束之後,帝國南太平洋艦隊同日本海軍的摩擦就一直沒有中斷過,只是因為帝國海軍實力崛起的速度快,日本海軍也不敢將小事搞成大事。
宋彪一萬個想不透荷蘭和日本到底都是怎麼了,中英兩個大國卯足勁才將這件事擺平,還嫌鬧疼的不夠厲害嗎?非要將中法和英日同盟徹底逼到世界大戰的地步嗎?
怎麼可能!
都不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夠資格為你們開戰嗎?
宋彪很不高興,冷冷的將電報簿交還給陸徵祥,吩咐道:“回電給總理,讓他冷靜處理此事,同時讓海軍加緊防備,南方艦隊主力進駐汶萊預防萬一吧。”
說完這話,他仔細的思考一番,總是預感事情會變的更加惡化,因為和簽署印尼協約之前不同,此時的日本國內已經完成了從內閣、軍方相互牽制到軍方獨霸的變化,日本已經在印尼事件的激化中徹底進入了軍國主義的暴走中。
不要小看日本,雖然在國家經濟總量中僅和義大利大致相當,可畢竟擁有僅次於英美的海軍實力,如果不是忌憚中國陸軍和空軍的實力,以日本那種衝動的軍國主義的狂熱勁,恐怕早就向中國海軍開戰了。
所以,即便中國海軍繼續擋在日本和荷蘭之間,也未必就能制止事態惡化。
所以說,大國真的不能為小國撐腰,很容易將自己拉入萬丈深淵,就像21世紀的美國支援菲律賓總是很陰險的躲躲閃閃一樣,誰也不想折騰出世界大戰,否則真是萬劫不復。
共和國是過於理智和不夠彪悍,否則早就是核大戰陰霾籠罩亞洲了。
宋彪想到此處也是一聲感嘆,又同陳嘉佑吩咐道:“給軍部發電。備戰吧,不要掉以輕心,全力戒備。做好將東北空軍再次南調到平壤地區的準備工作。”
“是!”
陳嘉佑嚴肅的頓首領域。
宋彪臉色陰沉,在火車站外的月臺上,波蘭總理莫希奇茨基正在前來為他送行,可他心情的卻糟糕透了。他忽然覺得自己對日本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
他可不是那種會一直推行綏靖政策的人。
如果日本認為世界都害怕戰爭,只有他們不怕戰爭,他們可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