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不學藝,有些師父是無藝可傳,有些人拜師是為了找飯轍,有些人不拜師,誰也奈何不了他。
拜師意味著入行,也意味著輩分高低。輩分這個東西,在相聲行裡也基本不起什麼作用,只成為一種口頭上的稱號,現在還是由市場決定一切。以前演出,雖然郭榮啟輩大,劉寶瑞、趙佩茹輩小,但因為他們說相聲賣座,所以他們賺的錢比郭榮啟要多一倍。現在馮鞏腕兒最大,雖然他輩分低,但出場費最高。所以現在也是市場第一,“拜師”和“輩分”這種行規的約束力越來越小了。
郭德綱原來是楊志剛的徒弟,他後來又拜侯耀文為師,這在相聲行裡是“跳門”,在過去是不允許的,如果誰跳門了,大家就會疏遠他,輕視他,而且一般也沒有人收他為徒。徒弟如果要跳門,都要講清楚跳門的原因,由門長同意後,才能去再拜師父,現在跳不跳都無所謂,沒有什麼約束,也沒有什麼人管。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捧哏、逗哏——這裡頭深了去了
行規解析
【演出形式】
相聲是民間藝術,最初演出的環境都很差,像北京的天橋、天津的三不管、南京的夫子廟。一開始就在街頭便道和廟會空場,行話叫“撂地”。比如說北京天橋,舊時候那個地方不用付地租,攤販雲集,各種雜耍藝人就找空閒場地操練。相聲藝人通常是用白石灰粉在地上畫個大圈兒,行話叫“畫鍋”,觀眾就圍在圈外看,慢慢地圈外加了幾條破木板子釘成的條凳,能讓觀眾坐下來了,再往後相聲藝人又弄點油氈搭上蓆棚了,能遮陽擋雨了。
到了上世紀20世紀初,北京南城陸續出現了青平閣、大觀樓一些雜耍園子,相聲也就從“撂地”賣藝發展到上舞臺表演,跟其他曲藝形式一起表演。到解放以前,開始出現了一些茶社。1938年到1948年,常連安先生在老西單商場創立了啟明茶社,這裡可以說是相聲的搖籃,先後有七十多位相聲藝人成名成家,他們中後來有的留在北京,有的去了天津,像常氏兄弟、郭全寶、蘇文茂、王長友這些相聲名家都是從這裡出來的。
到了今天,相聲也能進到劇場裡演出,劇場能容納的觀眾比茶館更多了,像最近郭德綱就在解放軍劇院開過專場演出。逢年過節,民族劇場、北展劇場也都辦過相聲的專場演出。
【節目順序】
一場相聲演出通常是七八個節目,壓軸“攢底”的是大腕兒。舊時候是師父帶著徒弟一塊兒演,開場的節目往往是最年輕、剛進門的徒弟打個燈謎,說個簡單的笑話,水平越高越靠後,輩分越高越靠後。
【收入分成】
捧哏和逗哏的收入肯定是不一樣的,老話說是“三分逗,七分捧”,其實這是抬舉捧哏的,要不人家不給你好好捧。實際情況都是逗哏的收入比捧哏的多,現在開明瞭,無所謂了,逗哏的不太跟捧哏的計較。但是舊時候,一些大師名家說逗哏的,能拿到八二開甚至九一開,說一場相聲掙一百塊錢,逗哏的拿九十塊,捧哏的只能拿十塊,但那捧哏的人也願意,你要是給別人捧,可能也就五塊錢。
還有句老話叫“死分活值”。舉個例子,侯寶林演一場拿三分,名氣小一點的拿一分,沒名兒的拿半分,演出完了,把大家的分數加到一起,用票房一除,每分比如是100元,那侯寶林就拿300元。
術語解析
【包袱】
很多人把“包袱”和笑料畫等號,這是不對的。“包袱”是相聲的術語,指的是經過精密組織、鋪墊,達到的喜劇效果。比如馬三立說的《逗你玩》,前面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這個賊怎麼跟小虎做遊戲,怎麼教他念自己的名字,經過這麼多的鋪墊,三番四抖,最後賊起飛智,把小虎媽晾在外面的被單偷走了,達到讓觀眾開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