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非真。我看這做惡的,勢利的,權貴的,一個個的既不愚,也不蠢。說毀謗真言,這倒不假。幾乎是人人詆譭,個個誹謗。

無量無邊的佛法在我中華大唐社會最底層的尚未解決最基本生存問題的人員中,沒有市場。在小富小康,手上有幾個錢的人員中,也沒有市場。在上層貴族官僚中,更沒有市場。

要到一個沒有市場的地方去推廣自己的產品,真是難啊!

(6)觀音菩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經過一番市場調查,在我中華大唐社會的各個階層,均不信佛,並沒有對佛法產生需求關係,這裡根本就沒有市場。而供給卻十分巨大!出貨量為:《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這三藏經書合計為三十五部,共有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之多!

吾觀天下,各行各業,萬般皆不難,唯“出貨”為最難!賣不出去等於零。即使身為如來佛祖者,也不能例外,要想把到自己的產品,三藏經書,推廣到一個沒有市場的地方去,這真的是個難難難!

所以如來尋思著,要想辦成這件事,“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才行。觀音菩薩當即表態:願意去。如來見了,心中大喜道:“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那麼,觀音菩薩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究竟是何德何能?有何種法力?何等神通?唯她能完成如此大任?

如果能用民間的傳說來評價她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話,那麼,也一定有人會引用封神榜,說他是專施毒計的慈航道人,手裡拿個清淨琉璃瓶,將人畜吸入瓶中,身皮肉化成膿,後來又欺師悖祖,叛經離道,割了雀雀,變了性,改了名,投到西天如來佛門下。

這樣就說不清白了,我們還是從《西遊記》原著中找答案比較客觀公正。

觀音菩薩最初的出場是在孫悟空偷蟠桃反天宮後的第六回。這個時候,是她向玉皇大帝舉薦的二郎神,導致孫悟空第一次被捉。

菩薩開口對老君說:“貧僧所舉二郎神如何?”

又說:“我將那淨瓶楊柳拋下去,打那猴頭;即不能打死,也打個一跌,教二郎小聖好去拿他。”

而事實卻是:菩薩自己僅僅只是說說而已,並沒有動手,又問老君道:“你有什麼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取下個金鋼圈,自天門上往下一摜,可可的著猴王頭上一下。打中了天靈,立不穩腳,跌了一跤。

由此可見,菩薩對自己的“用人之道”頗為自得。而後面說的那句話,躲在背後使陰招,唆使他人下暗手,就絕對不是光明之舉。

菩薩第一次出場,未見行一善,也未見行一惡,未施展任何法術,也未使用任何法器,只是如如不動,空口說了幾句白話而已。足見:高深莫測!

現在,傳經業務中,如來佛對看她的看法是:有法力,神通廣大。

如來座下的四菩薩、八金剛、五百羅漢、三千揭諦、眾比丘僧尼、優婆塞夷、大小尊者聖僧,除她之外,沒有一個人能辦得成這件事。

菩薩此時的表現是:那菩薩聞言,踴躍作禮而退。即喚惠岸行者隨行。那惠岸使一條渾鐵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薩左右,作一個降魔的大力士。

看樣子,菩薩接到這筆大單,對籌建新的分公司,顯得非常興奮。她身邊的惠岸行者大概是個狠人,不好惹的。

這是菩薩在《西遊記》中的第二次出場。至此,仍未見菩薩做一事,還是如如不動。不過,她兩次出場的環境卻是交代的清清楚楚,前一次是天宮大變之際,這一次是如來大愁之時,她總在關鍵時候出場,真可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

菩薩在前往長安的路上,遇到沙僧八戒悟空,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