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見。“如此看來,夏初正是我軍北伐的絕好時機,不過,臣以為北伐事大,具體的時日還需隱真示偽才好,不如對外宣傳八月夏收之後進兵如何?”
“這是參謀廳的事,孤就不加干涉了,”鄭克臧笑了笑有些隨意的說道。“林卿,一應的配合,孤就交給你了,有什麼參謀廳不方便出面的,也交由你來給各部打交道。”
林珩苦笑的應了一聲,隨即問道:“福州那邊是不是要通報一二。”
“不必了,那麼是個大漏斗,事情傳過去,還不鬧得沸沸揚揚的。”說話間,鄭克臧站了起來。“若要是皇帝按照孤的心思把行在遷回應天了,不妨上書言明,但若是徘徊逗留福京不去,北伐的光榮還是本藩自取為好”
回到參謀廳的衙署裡,林升立刻抱怨起孫有勞來:“孫大人,王上心血來潮,你怎麼就輕易的應和下來,這十數萬人的北伐豈是小事,千頭萬緒,短短几個月又如何能做得好了,萬一因為疏漏折損了大軍,你我就是千古罪人。”
“林大人,此事王上主意已定,豈是你我能阻攔得了的,再說了王上考慮的如此周全,你我又用什麼來回絕。”孫有勞除下身上的大髦,順手打發了伺候的弁目,這才抬頭與林升對視。“至於北伐如何進行,下面的參謀們不是早就私下擬定了十幾個方略了,我們只要細細篩選便可,又何來勞神之說。”
面對孫有勞的狡辯,林升面帶怒意:“方略是方略,行不行得通是兩說呢。”
“林大人怎麼知道行不通,再說了,再好的方略,上了沙場也未必能頂用。”孫有勞反唇相譏道。“若是時時指望著方略能起作用,還不如指望前宋的陣圖能擋住遼兵和女真兵。”
林升氣得吹鬍子瞪眼,見到這副場景,身為右同僉的林賢急急勸道:“林大人,你我都是水師出身,唯有孫大人慣常陸戰,既然孫大人有信心,那你我還是樂見其成為好。”
“不敢,”孫有勞衝林賢點點頭。“北伐是大事,自然還要水師襄贊。”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林賢忙不迭的應承道。“但一切還要以陸師為主。”
看到兩個屬下一搭一檔,公然有架空自己的樣子,林賢猛地一拍身邊的茶几:“好,好的很,既然兩位大人信心十足,那本官自是樂見其成,來人,備車,本官身子有些不適,須得告假回府,至於北伐大計,就拜託兩位大人了”
看著怒氣衝衝而去的林升的背影,林賢有些為難的瞄了一眼身邊的孫有勞,須知道林升是鄭軍宿將,而孫有勞又是鄭克臧的嫡系,只有自己是降將出身,又比不得吳淑的地位,夾在兩人之間真是頭疼。
“林總參告病了,但事情還得做下去,”此時就聽孫有勞不動聲色的說道。“林大人,還請你鼎力相助。”
林賢心神一斂,當即笑道:“敢不從命”
311。冷春
從武定三年二月起,鄭軍水師開始頻頻在長江下游地區發動對北岸的襲擊,其中三度炮擊儀徵、兩度炮擊通州,並在蕪湖和安慶段江面上與清軍舟船大戰連場,且一度派遣水兵隊登上北岸,這一系列的動作再加上南京城裡傳來北伐的聲浪使得蘇北和皖省的清軍以為大變在即,各地告急文書如雪片一樣的發往北京。
更讓清廷上下寢食難安的是,鄭軍的東洋艦隊也頻頻在山東沿岸出沒,登萊青沂四府多次發出鄭軍登陸的報告,山東海防兵備道疲於奔命,卻依舊阻止不了大量沿海地區人口被鄭軍攘挾至江南和濟州島的結果。
由於山東與遼東隔海相望,由於鄭軍也曾經有過多次襲擾遼東的記錄,因此在山東的警報傳來之後,遼東也陷入了草木皆兵的境地。為了避免鄭軍的打擊,遼東將軍綽克託上書康熙要求在遼東實施遷海,盡棄遼東半島之地。奏章到了康熙手中,康熙勃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