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一點也不見慌亂的樣子,顯然是早有決戰的打算。
郭雲龍問是否用鐵騎衝擊敵軍,趁亂殲敵?
吳三桂搖搖頭說:“敵軍似乎早有預謀。”然後指著一望無際的平原說:“平原四周看似寧靜,實則有伏兵數萬,如果我們的鐵騎去衝擊,只會盡數而滅。”
郭雲龍見平原雖然寧靜,果有伏兵之象,便問吳三桂:“現在怎麼辦?”
吳三桂堅定地說:“後退十里?”
郭雲龍驚問:“後退十里?難道我們不打李自成了麼?”
吳三桂說:“不是不打,而是得另設良策!”
郭雲龍說:“末將愚拙,請將軍明示!”
吳三桂說:“先時以為李賊新敗膽虛,儘可斷而殲之。如今見李賊進退有序,想必是早已做好口袋等著我們去鑽。”
郭雲龍聽後覺得有理,只是有些不解,因此問:“將軍命令後退,不怕敵軍趁機追擊我軍麼?”
吳三桂說:“正要李賊如此!”
郭雲龍問:“那又是何意?”
吳三桂說:“現在敵軍是以逸待勞,以靜制動,而我軍如果進擊的話,剛好中敵之計。因此,我命令大軍後退。如果敵軍趁機追擊,是失彼之長而用彼之短,他所設伏兵無用不說,扎設陣形也失去作用。敵軍的佈置是長於防禦,卻短於攻擊,因而只要我軍退而亂,敵軍若追擊,必敗無疑!”
郭雲龍大喜而道:“謝將軍指教!”
李自成見吳三桂率兵前來,正滿心歡喜。誰知吳三桂卻即時後撤,並不鑽自己的口袋,又好生失望。
劉宗敏要率軍追擊,李自成攔阻了他。劉宗敏問為何不追擊?李自成說,敵軍並非因敗而退,而是想誘我出擊。
劉宗敏便說,好不容易等到個機會,現在錯過了,以後怎麼辦?
李自成說,以後再說。
吳三桂率兵後撤,見李自成並不追來,也好生失望。
郭雲龍問吳三桂怎麼辦?
吳三桂說,我料定敵軍今夜劫我軍營,到時,只要我軍依計而行,必大敗李賊。
當夜,吳三桂讓眾兵士隱藏在軍營之外。
到了後半夜,李自成果然率兵前來劫營。吳三桂一聲令下,吳軍與清兵從四面八方圍住了農民軍。農民軍只好與敵人展開血戰。
戰至天亮,農民軍損失慘重,李自成也負了傷。眼看著農民軍再無退路,李自成只得率兵拼死殺出一條血路奔固關方向而去。
吳三桂立即率兵,窮追不捨。
李自成不敢停留,又往山西方向逃去。
吳三桂率兵追至固關,見敵軍已遠去,只得在此駐紮下來,暫時休整。
三、多爾袞趁機率兵佔領了京城
自從依洪承疇之計,派一萬騎兵增援阿濟格,懾迫吳三桂放棄進京而去追殺李自成以來,多爾袞一直處於惴惴不安之中。因為,按照他對吳三桂的理解,他覺得吳三桂不會輕易屈服阿濟格的懾迫而放棄恢復明廷的大業。然而出乎他的意料,吳三桂確實奔西追李自成去了。這令多爾袞興奮不已,他覺得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只要自己此時能佔據北京城,何愁明廷不滅,又何愁清朝佔領中原之夢不成?
多爾袞興奮之餘,又有些沮喪。因為他覺得北京城既為明廷故都,有數百年根基,自己即便佔有了京城,也未必能夠使漢人依附於清朝,但他絕不想因此而影響自己進京的計劃,於是他召集眾人來商量。
多爾袞將眾人畢集於自己的軍營之中,然後認真地巡視一圈,輕言細語地說:“吳三桂已率兵追李自成去了,我想問各位,我們的下一步棋該如何走?”
洪承疇聽了,心裡暗驚:完了,大明廷徹底完了。雖說他已歸降清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