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中東路’的意思,為什麼張副總司令不和蘇聯談判,如果可以透過談判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為什麼非要一戰?”

葛光庭一臉無奈地說:“不僅是我勸漢卿,就是輔帥張作相也極力勸說漢卿見好就收,和蘇聯人談判,不要把老毛子逼急了。漢卿現在也有些後悔此事做得莽撞,他也很想現在就跟蘇聯人談判。”

“既然張副總司令也認為有必要談判,那位什麼還不談?”宋哲武奇怪的問。

葛光庭苦笑著說:“只是現在的問題是漢卿想談判,可是南京方面堅決不同意和蘇聯人談判,漢卿現在是奇虎難下,這樣一來,同蘇聯的這一戰就不可避免了。”

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戰序曲 中東路(四)

中央不同意談判解決“中東路事件“,這倒是讓宋哲武感覺很意外。()

中央的態度自然也就是蔣介石的態度,難道蔣介石真的以為中國有和蘇聯一戰的實力?可是馬上宋哲武就否定了這個想法,以蔣介石的頭腦,他不會看不出蘇聯人想要和談的心思,也絕不會自大到認為國民政府現在有和蘇聯一戰並取得勝利的想法。

要知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蘇聯同西方,特別是歐洲以英法為首的列強關係十分惡劣,它需要把它的絕大部分兵力都留在歐洲部分。可就是這樣,蘇聯在遠東的三十多萬蘇軍和幾百架飛機也不是東北軍所能應付得了的。即使在區域性戰鬥中中**隊打幾場小的勝仗,也註定不會在短期內取得邊境爭端的勝利,不僅要耗時費力,還可能給日本人在東北藉機攫取更大利益的機會。

特別是,國內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呢,桂系和馮玉祥的西北軍還沒有最終解決,他們可以隨時死灰復燃,東山再起。攘外必先安內,這絕對是至理名言,沒有一個安穩的內部環境,想要打贏國戰,這個難度大的超乎想象。

既然蔣介石不會如此糊塗,那他又是因為什麼原因不同意和談呢?現在和談很有可能取得一個很好的結果,就是付出大筆資金贖回“中東路”也是划算的,甚至這也是符合國際慣例的。畢竟修築“中東路”俄國也是花了錢的,而且蘇聯也曾經主動放棄了滿清時期“庚子賠款”近兩億盧布的賠款。

對於蔣介石不同意談判解決爭端,不僅宋哲武百思不得其解,其他幾人也是一樣想不明白。

陶蓉想了想說:“我看蘇聯人還是想要和談,他們現在雖然還在不斷在邊境增兵,其目的就是想要壓我們和他們談判解決‘中東路’問題。不然以現在數萬人的兵力,又有海空軍配合,他們現在在邊境附近完全有能力在區域性展開進攻。”

李文田是一個愛國情感很深的人,方才一聽蘇聯人要入侵東北,立刻就氣炸了肺一般怒火難耐,可是這時一冷靜下來,頭腦中的思路也就清晰起來。聽了陶蓉的話cha話說:“是的,我同意陶參謀長的看法,蘇聯人就是想要以武力壓我們談判,中央不同意談判解決也許有其它考慮。”

葛光庭點頭讚許地說:“燦軒說的對,中央和蔣委員長不同意和談的確是有其它考慮。”

“有其它考慮?難道要以一場耗費巨大,甚至還很可能失敗的戰爭來換取?”簫國棟有些不解。他覺得宋哲武的話很有道理,如果透過談判可以得到的東西,沒有必要一定訴諸武力。

宋哲武對簫國棟的疑問很不以為然,簫國棟、王敘,甚至包括陶蓉和李文田都是純粹的軍人,對這件事都是隻從戰爭本身的勝敗來考慮問題的,要知道戰爭永遠是為政治服務的,有的戰爭是明知道必敗無疑也是要硬著頭皮打下去的。

葛光庭把手中的香菸在菸灰缸裡狠狠地掐滅,無奈地說:“其實我猜想南京的蔣委員長也在為難。”

見眾人疑惑,葛光庭接著說:“蔣委員長當然也不希望中蘇之間大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