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那就是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看到的一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依我看,委員長這黑鍋恐怕是要背一輩子了。”
賈景德的分析讓宋哲武頻頻點頭。按他前世的記憶,張學良此後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還真就沒有主動澄清過這件事,至少他沒見過相關報道。直到張學良年近百歲時,才正式道出真相。
《論語》有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宋哲武相信張學良晚年的宣告是真實的。
不過,兩世為人的宋哲武倒並不認為張學良的品質有問題,應該說張學良還是一個光明磊落的好人,只不過在這個時候,張學良還很年輕。甚至宋哲武還認為,張學良的心理年齡要遠遠低於他的生理年齡,面對國內洶洶輿論指責,張學良這個年輕人沒有勇氣站出來擔當責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張學良真的站出來,恐怕不僅他的政治生涯到頭了,他以後也再難作為東北軍的統帥了。
宋哲武認為,蔣介石很可能也看到了這一點,所有才沒有過於和張學良計較這件事。
第五百四十八章 抗戰 報應來得好快
第五百四十八章抗戰報應來得好快
賈景德沒有注意到若有所思的宋哲武的心裡變化,繼續著他的分析。
“張學良作為中華民國陸海空副總司令,東北軍政第一人,面對日軍入侵,卻不放一槍,一天之間丟失了遼吉大半土地,甚至黑龍江和東省特別區也會不保,他必會遭到國人痛罵和輿論的洶洶攻伐。如果蔣委員長不替他張學良擔些責任,他只有下野一途可走了。此刻,張學良恐怕還沒有想到這一層,他心裡恐怕還真如文戈所講,還在以為東北是他一人之東北呢。”
“張學良的幕僚們這麼做,也是情非得已,不得不為之。這麼做,也是可以理解的,否則張學良連改過的機會都沒有了。”
宋哲武苦笑著說:“煜如,張學良失職,國內輿論那會那麼便宜放過他,即便有委員長替他頂缸,可以轉移國人的部分視線,但對他張學良的責難也不會少。至於說給張學良改過的機會嗎……”
說到這裡,宋哲武不由得想到了西安事變,苦笑著說:“張學良年輕氣盛,多年來在張作霖的羽翼下習慣於自以為是,如今他還會一意孤行,不願也不敢抵抗日軍侵略。可是幾年後,他就會對他現在的做法追悔莫及,那時他才真的會感到愧疚,甚至還會衝動地採取某種補救措施,那時以張學良的『性』格,他倒真會給委員長添很大的麻煩。”
賈景德想了想,也贊同地說:“是的,我和張學良沒少打交道,他的『性』格確如文戈所說,幾年後當他對自己今日所為感到愧疚時,他還真敢捅各個大簍子,到時候,恐怕還得蔣委員長替他擦屁股。”
宋哲武知道賈景德沒有,而且也不可能理解他的意思,張學良那時何止是捅出大簍子,而是會捅出一個天大的簍子。
宋哲武看著機窗外飛速掠過的白雲,不再繼續這個話題。
“以現在的國內通訊條件,九一八事變的訊息要傳遍全國各大中城市,最快也要一天的時間。我想明天國內輿論就會對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群起而攻之,各地的學生們又要走上街頭了,委員長最怕的就是學生,學生們一上街,委員長可就又要頭痛了。”
對於學生們上街遊行,賈景德可不陌生,當年他為閻錫山在山西征收房稅,就惹得太原的學生們上街遊行請願,最後不僅砸了閻錫山督軍署的牌子,『逼』得閻錫山收回成命,那些學生們還把他的家砸得內外一片狼藉,一想起這件事,賈景德就心有餘悸。
賈景德苦笑著說:“不錯,明天就該委員長頭痛了,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學生們是一定會上街的。不過,已經不用等到明天了,張學良今天的日子就不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