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楚瀛召開軍事會議,擬訂“應變”計劃,其要點是以連南瑤山為總根據地,把連陽劃為五個游擊區,軍部設在連縣縣城,必要時遷到三江,在瑤山設指揮所。
他們一方面加緊執行連州“城廂防守計劃”,在城內建木柵門六七十個,強徵木材商杉木1500多條、民糧1000餘石、民工約600名,限令10天內完成;另一方面,他緊急部署將連縣物資運往三江,準備在連縣縣城作戰不利時,縱火焚燒民房工廠,嫁禍解放軍,趁亂撤往三江,然後上連南的油嶺、南崗一帶的瑤山,透過游擊戰與解放大軍周旋。
當解放軍勢如破竹,直取廣州之際,李楚瀛牢記薛嶽、餘漢謀臨逃前佈置的任務:“建立基地,堅持遊擊,等待反攻。”
他決意要為他的主子赴湯蹈火,試圖依託粵北山區,憑險固守,打兩三年遊擊,堅持到蔣介石###。
為了實現這一計劃,他網羅國民黨仁化縣縣長林顯、英德縣縣長周文浩、樂昌縣縣團警籌給會主任周德雲,及湖南汝城縣縣長何康民等,組織湘粵邊“###救國軍”,並拉攏慣匪梁猛熊部,形成一個南、北、東、西相互策應的佈局,以便扼制粵漢鐵路,控制南北交通,穩固連陽根據地。
他知道,在目前的情況下,全賴國民黨政府解決軍需給養,已是鏡中月,水中花。要想長期堅守,必須就地取“財”。
他在連陽地區推行了一個“十家抽一”“三丁抽一”的殃民政策,美其名為“全民###”行動。
他的所謂“十家抽一”,即每十戶人家,要拿出一家的棉胎、衣物及其他用具,供應匪軍,不從者“格殺勿論”;
他的所謂“三丁抽一”,即一家如有三個壯丁,就要抽一個去“###救國軍”裡為匪。
當地老百姓在李楚瀛匪幫的重重煎熬下,陷入了欲死不能、欲活無路的絕境。
3。 連陽戰鬥拉開序幕
浩蕩雄師,金戈鐵馬。
秋風怡然,力蕩殘寇。
為了殲滅李楚瀛頑匪,解放連陽地區,確保粵漢鐵路的暢通,人民解放軍第四十八軍一四三師、粵桂湘邊縱隊連江支隊和北江軍分割槽,迅速組織力量進軍連陽四縣,徹底消滅盤踞在那裡的國民黨殘餘武裝。
()好看的txt電子書
負責剿匪作戰的廣東軍區副司令員洪學智將軍,在作戰室與參謀人員商討解放連陽的戰鬥部署。
他抽著煙,站在華南作戰地圖前,比比劃劃,沉思著。他考慮到此時廣西戰役正在激烈進行,第四十四軍負責廣州警備及珠江三角洲的防務,難以抽調兵力增援,便建議從江西龍南地區抽調第四十八軍的一四三師到粵北,與北江軍分割槽部隊聯合組織進剿連陽殘匪。
6。“將軍夢”破碎的連陽之戰(5)
11月中旬,駐守贛南的第四十八軍第一四三師師長張興華、政委劉長祿接到軍部指示,命令他們迅速趕赴贛州軍部接受新的戰鬥任務。
第一四三師是著名戰鬥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是一支英勇無畏、無堅不摧的鐵軍。
時值晚秋,天氣漸涼。但此時張興華師長、劉長祿政委在警衛員的陪同下,策馬前驅,渾身熱氣騰騰。
一路青山綠水,他們在新的使命鼓舞下,馬不停蹄,揚塵而去,直奔軍部。
“亂花欲漸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報告!”
張興華、劉長祿向正在辦公室研究工作的軍首長敬了個軍禮。
賀晉年軍長和陳仁麒政委忙請他們進房坐下,並讓警衛員端來濃茶。少頃,賀軍長指著牆壁上的地圖,向他們介紹情況和交代任務。
賀軍長說:“當前粵北地區匪情嚴重,東面有林顯的‘###救國軍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