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獨立團為前驅,反攻襄陽城。誰知在前進途中,不見敵人一絲兒動靜,他們好生奇怪,待衝進西門,始知日軍已由南門出城,正向南漳方向轉進了。獨立團先頭部隊追趕到南關時,遇上鬼子的後尾,當即展開戰鬥。日軍且戰且走,隨後在城南10裡遠的峴山隘口擺上一支後衛部隊,佔領掩護陣地。獨立團追到南關,因南關與峴山之間是一片開闊地,傷亡了二三十人之後,就停止追擊了。
日軍佔據了襄陽城,怎麼見著一個獨立團就膽怯逃跑了?
原來他們在這次所謂的“襄東進擊戰”中只是以打擊中**隊有生力量為目的,到處尋求中**隊野戰部隊作戰,對攻下的城市、集鎮和村莊,只是大肆蹂躪、踐踏破壞後,通通丟掉,而不據守。襄陽也不例外。所以,襄陽縣城在8月2日失而復得,日軍則向南漳開去了。
當日下午,第五戰區左翼兵團總司令孫連仲親率第30軍從谷城方向前來救援襄陽。進抵城西雲萬山村附近時,只見第122師師長王志遠已遠遠前來迎接,當面向孫總司令報告:“敵人已向南漳逃跑,襄陽已經勝利克復!”
這讓孫總司令大為驚訝:“就你一個獨立團就反攻成功?!”
“可不是!鬼子一打就跑,我部只傷亡二三十人。”
孫連仲聽了,也不進城了,當即率部由雲萬山折向襄陽西南30裡的隆中宿營了。
黃琪翔在谷城得到襄陽方面之敵已向南漳“逃跑”的訊息,急命第124師佈置城防,固守南漳。6月3日,日軍對南漳進行攻擊,猛撲竟日,最終沒有拿下南漳。第二日,沒有繼續進攻,竟然自動撤離。同一日,日軍攻佔宜城。這股日軍轉向荊門方向而去,於是戰局轉移到了荊當地區。至此,第22集團軍在這次會戰中的作戰任務宣告結束。由於作戰重心南移,第五戰區右翼方面,所有大洪山外翼、襄花公路正面及信陽外圍,逐漸恢復作戰前的態勢。
此時,在南寧方面局勢卻又忽然發生了改變!
在冬季攻勢之後,白崇禧即開始著手準備會攻南寧計劃。
白崇禧就開始準備實施自己的第二步計劃,在日軍增援沒到達前,一舉克復南寧,殲滅第5師團。為此,他的總部署是:
(1)在邕賓路方面,第5軍將防務交第2軍鄭作民第9師開到遷江整理後,準備參加反攻南寧:第66軍第159師和第160師負責對八塘、七塘等陣地攻擊;新開到的第43師(師長金德澤)調為預備部隊;統歸新任第37集團軍總司令葉肇指揮。
(2)在邕武路方面,日軍約一個大隊,主力佔領高峰隘,一部佔領香爐嶺。第16集團軍第135師和第170師負責攻擊當面之敵。
(3)在邕欽路方面,日軍由亭子圩經七婆坳、吳圩、綿羊村、唐報、那陳、大塘、小董、欽縣到龍門港各要點為後方聯絡線,兵力以兵站守備部隊為主,加上若干機動部隊,共兩三幹人:與邕欽路靠近南端的欽縣小董和北端的亭子圩、獅子口等各地f|軍,全線組建成一所謂“常山蛇陣”。第31軍第131師、第188師負責攻擊由邕欽路西邊對邕欽路北殷那陳、唐報和吳圩、七婆坳備據點:第46軍第175師及新編第19師餘部負責由邕欽路東邊對邕欽路中段小董、大塘等據點之敵攻擊。
白崇禧設想邕賓、邕武、邕欽三路攻擊進展後,三路大軍會攻南寧。
在邕欽路西的第31軍先開始了新的作戰。
在桂南的作戰中,第131師師長賀維珍一直沒有作為。他是江西永新人,是白崇禧的保定軍校同學,先在廣西辦軍校,被白崇禧稱為是“15位對廣西有貢獻的外省人”之一。
可是這段時間裡,他這位“有貢獻的外省人”
卻一直沒有貢獻,於是首先出馬,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