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聽了參謀長羅又倫的報告,杜聿明半天訪不出一句話來。
師長廖耀湘是個硬漢子,輕易不說一句話,更不易落淚,此時此刻,淚水模糊了目6睛,他痛哭失聲:“新22師在緬甸轉戰兩個月,才傷亡2,000人,而在野人山,沒放一槍,沒打一炮,沒見一滴血,就損失4,000餘人。我這個師長怎麼當的啊?”
杜聿明就更慘了。
廖耀湘只是一個師,而他手裡是一個軍,他甚至要對整個遠征軍負責。杜聿明身前身後,該有多少冤魂、又要多少冤死鬼啊!
(未完待續)
第六百四十章“搶劫者”
第5軍的200師和96師已經撤回雲南,重慶軍政部,彙集了全軍備路敗軍的情況,給軍長杜聿明通報了該軍的噩耗,開列了如下一串串悲慘的數字:
觸目驚心!不忍卒讀!
撤退減員竟是戰鬥減員的2倍。杜聿明打了一輩子仗,打過勝仗,也打過不少敗仗,但從未敗得這麼慘,這麼窩心。
據軍政部統計,撤退途中,中國遠征軍三個軍共有3萬餘人餓死、病死在緬北叢林。活著回國和撤到印度的不足5萬人。、野人山比10萬日本兵還要殘酷無情!
在印度小鎮列多,面對一群殘兵敗將,杜聿明撫今思昔,感嘆唏噓。
,年初,他受命領10萬精兵,出國門,人緬甸,戰車如雲,鐵流滾滾,何其壯哉!女'今,丟失緬甸,放棄滇緬路,損兵折將,大貼而逃。以致歸國無路,敗走野人山,侷促異邦,為外人訕笑。10萬大軍傷亡過半,其啐多少餓鬼冤魂?大炮戰車,損失殆盡,大批影略資物,化為烏有。喪師辱國,罪無可恕。
倖存官兵在列多就地休整,包紮傷口、醫治疾患,補充營養,恢復體力。一晃過去八天。
往後怎麼辦?下一步何去何從…)每個官兵心頭部打上沉重的問號。
印度決非久留之地,英國人也不會長時l百管吃管喝。
回國去吧!這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願望。
在野人山裡,餓的時候,想起了母親端來的按飯';渴的時候,想起家鄉的井水;冷的時候,想到自家的熱炕。想家都快想瘋了。活著走&野人山,就是要回家呀!現在可以回去了,司是人人都怕回家。怎麼回去?打了這樣的大貼仗,臭名遠揚,何臉見江東父老?野人山中,多少官兵兄弟屍骨未收,大仇未報,我們活著的人,能撇下他們不管嗎…)從野人山打回去,為死難的兄弟報大仇!
這是全體官兵的共同心願。要是有人在列多眺山頭,振臂一呼,立刻會有威百上千的官兵路上他,反身殺進野人山。可是,後果會是怎麼樣呢…)憑3000多名殘兵,2000多條扣不響的槍,能闖過野人山嗎?能打敗日本乒嗎?中國官兵們現在缺少的不是決心,而是竇力。
有的傷兵捶著傷殘的雙腿,問自己:我該怎麼辦?
,有的用竹杖敲著泥土,問大地:我該怎麼,辦?
有的舉起那鏽跡斑斑的槍支,問蒼天:勢該怎麼辦?
8月上旬,重慶來了命令:新22師、新38師殘部留印度接受美式裝備,嚴格訓練,並擴編為中國駐印軍,由史迪威將軍指揮,f置機反攻緬甸:杜聿明率第5軍軍部機關回國。
留駐印度,擴編整訓,準備反攻,這道命令給中國官兵以極大振奮。同時,給軍長杜車明帶來新的痛苦。史迪威終於從他手裡奪走了兵權,這還不是他劇痛所在,最為痛心的是,從此剝奪了他從野人山打回緬甸,報仇雪恨眺最後機會。他和其他官兵一樣,立了誓,賭了咒,要報這筆血海深仇,要用來日勝利的炮久洗刷今日失敗的恥辱。現在,他辦不到了。1i聿明,一個敗將名字將永遠留在緬甸這片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