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的俄國情人身上,她已經隱隱領會到了他的心中似乎開始有了一種無名的恐懼。
和已經漸漸凝成一個拳頭的紅色天朝政權上層不一樣,與蓬勃發展的紅色天朝經濟就更不相同,現在的大清朝,沒有了一年多前的那種喜悅。
俄國人來了,忠義救國軍有了,戰場上的形勢卻是惡化不止。經濟上就更是不要提了,鋪天蓋地的勸捐、忠義救國人頭稅,終於完成了大面積流通的“鈔票”,不僅折騰的本來就難以生存的貧民百姓開始背井離鄉,就是一個個豪門大戶也一樣慘遭蹂躪。被慈禧看不起的窩囊廢們,念起歪經來可是一個比一個厲害,勸捐是生財之道,恐怕沒有任何一個官員會甘心把這種好機會從自己的手裡溜掉。所謂的勸捐,也就形同了查抄,或者說是綁票。於是,不要說京城之外,就是京城也形成了眾所周知的三多,空宅子多,滿城隨處可見的乞丐多,牢獄裡的囚犯多,多的人滿為患,多的臨時牢獄一個接一個拔地而起。空宅子和乞丐多好理解,囚犯多可不是都因為行兇作惡,九成以上是因為勸捐。
滿清的經濟已經開始全面崩潰了。
由此,所謂大清朝的朝廷內部,各種不同的勢力隨即應運而生。
一種勢力是從俄國盟友的到來,漸漸看到了他們帶來的不是國家的強大和富庶,他們是看見了不久就會貫通的京津鐵路,還有興建中的所謂工廠,也見到了許多他們從前沒有見過,或者是沒有聽說的新東西。可是,他們感觸更多的卻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俄國盟友的到來,滿目可見的卻是人類道德倫理上的墮落。儘管他們或許也是一些偽君子,畢竟這種明目張膽的墮落還是叫他們難以承受。堂堂的國母居然是個徹頭徹尾的“偷食者”,偷的竟然還是洋毛子,對很多人來說,儘管還只是傳言,可這也足夠了,噁心之餘,他們感受到的是奇恥大辱!
為此,他們寧願看著太平軍去和俄國佬搏殺,甚至希望太平軍多佔些便宜,這就好比是自己家人受了別人的欺辱,自己偏偏給自己又出不了氣,在看到仇人能被第三者狂毆而暗自幸災樂禍一樣。
說來都也許奇怪,這種勢力的代表人物,除了少部分所謂的孔孟信徒之外,更多的竟是以僧格林沁為首的蒙古貴族。
第二種勢力是對背反朝廷歷來的強硬派。他們同樣自稱自己是最忠實的孔孟信徒,為了他們的大清朝,他們不問其它,卻只是忠實於他們心目中最至高無上的皇權,把“寧予洋夷,不予家奴”的太后訓示牢記始終。
這部分人中,最多的是漢官。當然,他們不會不給自己找個漂亮的外衣披在身上,那就是所謂的“滿漢一家”。這股勢力集中於忠義救國軍,眼下跳的最歡的,就是滿清政壇的後起之秀,剛剛接替勝保丟掉的忠義救國軍副總統職位的李鴻章。
還有第三種勢力,這是由第二種勢力中逐漸分化出來的,即中庸派。這裡所謂的中庸,可不是袖手旁觀。他們既怨恨慈禧的不要臉,丟了他們的面子,也反感俄國佬的醜惡,同時又仇視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國。不過,他們還擔心著另外的一種事情。
他們中,同樣也都是和俄國佬走得近的人物,還都是滿人,可正因為是這樣,他們卻漸漸看到了一點,也許戰爭最後的勝利者並不是他們。慈禧太后垂簾,當初他們都是熱衷於支援的,或許那個時候他們都忘記了以前他們自己曾經散佈過的言論,蘭兒不是個吉祥物。現在他們總算是又體會到了。
如果說當初是隨著這個狐媚子蘭兒在後宮的每一次逐步崛起,而伴隨的恰恰就是江南太平天國的一次次興盛。現在,這位已經垂簾,毫無顧忌的太后每一次的為了生日折騰,卻總又會帶來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