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度而失職……
一切人似乎都諒解了“我”。
在“我”看來,似乎而已。
“我”敏感異常地覺得,人們諒解自己是假的。是裝模作樣的。總之是表面的。僅僅為了證明自己的寬宏大量罷了……
“我”猜想,其實報社上上下下,都巴不得自己三天後沒臉再來上班……
但,那“我”不是又失業了嗎?
“我”還能幸運地再找到一份工作嗎?
第二次幸運的機會究竟在哪兒呀?
“我”已根本不相信它的存在了……
奇怪的是——三天後並沒誰找“我”談話,通知我被解聘了;當然也沒誰來讓“我”簽訂正式錄用的合同。
“我”太珍惜獲得不易的工作了!
“我”決定放棄自尊,沒人通知就照常上班。
一切人見了“我”,依舊和“我”友好地點頭,或打招呼。
但“我”覺得人們的友好已經變質了,微笑著的點頭已是虛偽的了。
分明的,人們對“我”的態度,與以前是那麼的不一樣了。變得極不自然了。彷彿竭力要將自己的虛偽成功地掩飾起來似的……
以前,每到週末,人們都會熱情地邀請“我”參加報社一向的“派對”娛樂活動。
現在,兩個週末過去了,“我”都沒受到邀請——如果這還不是歧視,那什麼才算歧視呢?
“我”由內疚由難過而生氣了——倒莫如干脆打發“我”走!為什麼要以如此虛偽的方式逼“我”自己離開呢?這不是既想達到目的又企圖得善待試用者的美名嗎?
“我”對當時決定試用自己的那一位部門主任,以及自己曾特別尊敬的報社同事們暗生嫌惡了。
都言虛偽是當代人之人性的通病,“我”算是深有體會了!
第三個週末,下班後,人們又都匆匆地結伴走了。
“派對”娛樂活動室就在頂層,人們當然是去盡情娛樂了呀!
讀的烙印(6)
只有“我”獨自一人留在資料室發呆,繼而落淚。
回家嗎?
明天還照常來上班嗎?
或者明天自己主動要求結清工資,然後將報社上上下下罵一通,揚長而去?
“我”做出了最後的決定。
一經決定,“我”又想,幹嗎還要等到明天呢?幹嗎不今天晚上就到頂層去,突然出現,趁人們皆愣之際,大罵人們的虛偽。趁人們被罵得呆若木雞,轉身便走有何不可?
難道虛偽是不該被罵的嗎?!
不就是三個星期的工資嗎?為了自己替自己出一口氣,不要就是了呀!
於是“我”抹去淚,霍然站起,直奔電梯……
“我”一腳將娛樂活動室的門踢開了——人們對“我”的出現備感意外,確實的,都呆若木雞;而“我”對眼前的情形也同樣地備感意外,也同樣地一時呆若木雞……
“我”看到一位啞語教師,在教全報社的人啞語,包括主編和社長也在內……
部門主任走上前以溫和的語調說:“大家都明白你目前這一份工作對你是多麼的重要。每個人都願幫你保住你的工作。三個週末以來都是這樣。我曾經對你說過——社會應該留給你這麼誠實的人一份適合你的工作。我的話當時也是代表報社代表大家的。對你,我們大家都沒有改變態度……”
“我”環視同事們,大家都對“我”友善地微笑著……
還是那些熟悉了的面孔,還是那些見慣了的微笑……
卻不再使“我”產生虛偽之感了。
還是那種關懷的目光,從老的和年輕的眼中望著“我”,似乎竟都包含著歉意,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