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到這個地步,日軍堅持不住了。
雖然帕特里奇堅決不準日軍第十四師撤退,但是第一裝甲師此時也是自身難保,根本不可能幫助日軍第十四師穩住後方防線,只要正面戰線被突破,第十四師就插翅難飛,而第三十九集團軍的進攻根本就沒有半點鬆懈。
再不退,恐怕就得全軍覆沒。
當然,就算是撤退,也避免不了覆滅的悲劇。
隨著日軍第十四師在二十日上午十點左右開始收縮防線,主動向後方撤退,第三十九集團軍的戰鬥壓力驟然降低。
受此影響,第一裝甲師也不得不向後方收縮。
如此一來,美軍第三機步師的側翼就暴露了出來。
對第六十五集團軍來說,這絕對是天大的好事。
問題是,打到二十日上午,特別是在臨近中午的時候,對第六十五集團軍構成最大威脅的並不是美軍第三機步師,而是位於最南面的第二機步師。
可以說,第六十五集團軍最大的軟肋,就在戰場南面。
''
第三十八章 關鍵時刻
第三十八章關鍵時刻
第二機步師成為主攻部隊,完全不在帕特里奇的預料之中。
要知道,第一裝甲師的實力是最強的,不但裝備了最多的主戰坦克,而且該師坦克旅全部裝備了最新式的m1a3,只有裝甲旅裝備的是m1a2,戰鬥力絕對是最強的,突擊能力遠超過機步師。
問題是,第三十九集團軍在戰線北面所向披靡,不但打得日軍落花流水,連美軍第一裝甲師都難以招架。可以說,如果之前還有部分美軍官兵懷疑第三十九集團軍的戰鬥力,這場戰鬥之後,他們都得閉上嘴。
受此影響,帕特里奇不得不把希望寄託在南面的兩個機步師身上。
準確的說,是讓第二機步師肩負起重任。
雖然在部署上,帕特里奇更重視第三機步師的作戰行動,不然不會在加強了兩個日軍主力師之後,還讓兩個日軍主力師在後面當替補,更是讓第七步兵師守在了戰線後方,但是從整體部署上來看,帕特里奇在第三步兵師這邊投入的精力,主要是針對最壞的情況,即第一裝甲師的戰線被突破之後,必須由第三機步師與第七步兵師堵住漏洞,阻止第三十九集團軍向南突擊。
由此可見,第三機步師的主要作用還是穩住美軍戰線,而不是突破東北軍的戰線。
這一點,在第三機步師的作戰行動上也體現了出來。雖然在戰場中央,該師在得到兩個日軍主力師團的支援之後,打得有聲有色,讓第六十五集團軍不得不把主力擺在這邊,而且沒能跟上第三十九集團軍的進攻步伐,但是在優勢明顯的情況下,第三機步師的進攻行動仍然非常謹慎。
當然,這也與北面第一裝甲師向後收縮有關。
不管怎麼說,在穩住了中央戰線之後,美日聯軍只能把希望放在南面,即第二機步師的身上。
事實上,在第六十五集團軍把主力派去迎戰第三機步師的情況下,幾乎沒有辦法在南面與第二機步師硬扛。
要知道,第六十五集團軍本來就要比第三十九集團軍差一點,坦克少了兩百多輛,而多出來的步兵戰車又難以發揮作用。在戰場南面,第六十五集團軍只有一個裝甲師與一個摩步師,連像樣的預備隊都沒有,而第六十五集團軍要面對的,不僅僅有美軍的第二機步師,還有日軍的第二十一師與第十九師。雖然這兩個日軍主力師團都是在戰後成立的,但是兩個師的參戰時間都在一年以上,均裝備了一百多輛主戰坦克,還有大量的步兵戰車。算上美軍第二機步師的話,第六十五集團軍沒有半點優勢可言。
為了頂住第二機步師的兇猛進攻,第六十五集團軍不得不出動一個裝甲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