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與西藏發生衝突,西藏軍隊進入清朝屬國哲孟雄,英印當局派出了一支用現代化槍炮武裝起來的軍隊侵入哲孟雄。清朝軟弱無能,不但不斥責英印當局的侵略行徑,反而要求藏軍撤出自己的屬地哲孟雄。他和噶廈在清朝駐藏大臣文碩的支援下,決定抗擊英印軍。清朝政府下令將文碩撤職。但他和噶廈仍不顧清政府反對,下令藏軍與英印軍展開了激戰,但由於武器裝備過於落後,藏軍遭到失敗。他緊急從全藏調集了軍隊和民兵趕到前線,當藏軍路過拉薩時,年僅12歲的他親自為每一位戰士摸頭祝福,同時,還在布達拉宮召集喇嘛唸經,詛咒英印軍失敗。這年6月,三千藏軍向英印軍反攻,再次遭到失敗。10月,萬餘藏軍再次向英印軍反攻,手持大刀長矛的藏軍遭到英印軍開花大炮的猛轟,死傷慘重,被迫退回西藏,得勝後的英印軍囚禁了哲孟雄國王,並攻入西藏,迫使噶廈簽訂降約,自此割佔了哲孟雄。用刺刀大炮開啟西藏的大門,第一次抗英戰爭就這樣陷於失敗。

由於西藏的局勢已變得岌岌可危,面對英印當局咄咄逼人的侵略態度和清朝的軟弱,**感到西藏危亡已近,這時,沙俄政府對他和西藏表示友好,經德爾智牽線後,一個西藏代表團訪問了莫斯科,受到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親自接見,雙方關係日趨密切。

沙俄的介入使英國大為驚恐,英國決心搶在沙俄之前動手,1902年,兩百多名英印軍以查界為名,侵入西藏,沙俄向英印當局擔出“抗議”,早已視西藏為自己的勢力範圍的英印當局惱羞成怒,雙方唇槍舌戰,最後,英印軍擄走了六百多頭牛和五千多隻牛羊。

**清楚地知道,那場戰爭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國唯恐西藏傾向於沙俄。因為英國早已把西藏納入他們的勢力範圍,這一點,他和噶廈以及清廷都是看得很清楚的。作為西藏政教合一的領袖,**喇嘛身知自己責任重大。有時,他也暗怨自己生長在這多事之秋,不能做一個盛世平安神王。對於英印軍的入侵,他尤其埋怨清朝皇帝。西藏作為清朝一角,卻不能享受到清朝的恩澤。

清朝國勢日弱,西藏已不可能指望得到清朝的保護,這一點,**看得十分清楚。作為神王,他深為西藏前途憂慮。他曾經閃念過有朝一日率領西藏脫離清朝,但也只是一閃念而已。脫離了清朝,怎麼割得斷千年血肉相連關係,西藏又指靠誰呢?他雖然與沙俄接近,不過是為了牽制英國入侵而已。西藏一旦離開中國,英國必然會把西藏撕成碎片。他自己的地位、藏傳佛教的未來,都將灰飛煙滅。

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的政局終於穩定下來,不但成功的擊敗了日本的第二次入侵,而且還打敗了已經“赤化”的俄國,收復故地,開疆拓土,國勢達到了自近代以來的極盛時期。

此後的數年,恢復了強盛和穩定的中國,經濟全面復甦,給西藏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隨著中央政府加強了對西藏交通的建設,內地的商品不斷的湧入藏地,藏地的出產也輸出到了周圍各省,西藏的經濟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起來。

但儘管如此,**卻知道,自己的麻煩,並不比以前的少。

中國政府在促進西藏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加強了對西藏的控制,不僅派駐藏地的漢軍人數越來越多,還以幫助改良藏軍的武器裝備和訓練為名,意圖奪取藏軍的指揮權。…;

而於去年破土動工的“青藏鐵路”,雖然會進一步的促進交通不便的藏地和中國內地的交流,但在**等人看來,這條鐵路,軍事上的意義要遠大於經濟上的意義。

雖然中國政府對於自己一直很好,不但每年都有大量的財物賞賜,而且對於藏傳佛教文化的發展也一直是支援的,去年還專門派人前來幫助修葺布達拉宮,整理藏傳佛教文獻和文物,但中央政府的親近態度,還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