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凡是兩千石以上的高階官吏,都可以保舉自己的子弟做官。這種近親繁殖的制度,造成了人才的退化,壓制優秀人才的崛起。漢武帝在繼續推行漢初的察舉制的同時,擴大了察舉的範圍。在漢朝初期只有賢良和孝廉兩科,武帝增加了儒學、明法以及德行、學術等科。他下了一道“興廉舉孝”的詔書,宣佈不講出身門第,“惟才是舉”,並把它制度化,哪級官吏“不舉孝、不察廉”就免職罷官。同時允許官吏和百姓上書評議政事。武帝透過這種方式最大限度地選拔出了有德有才的人。

漢武帝未曾在戰場裡實際指揮作戰,但是他知人善用。衛青是衛子夫的弟弟,霍去病又是衛青的侄子,都以外戚創立不世軍功。霍光與霍去病為異母兄弟,茲後更成為漢朝宮廷裡的中樞人物。

一次,漢武帝到郎署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翁,這個老翁步履蹣跚,衣衫不整。武帝感到很奇怪,因為一般郎官都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而這個人都這麼大年紀了為什麼還當郎官呢?於是漢武帝就問他:“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做郎官?為什麼這麼大年紀了還做郎官呢?”

老翁回答說:“臣叫彥駟,是江都人也,從文帝時開始做郎官。”漢武帝又問:“為什麼這麼長時間一直沒有得到提拔?”

彥駟回答說:“文帝喜好文而我喜好武;景帝喜歡年紀大的成熟穩重者,可是我那時很年輕;陛下您喜歡年輕有為者而我卻已經老態龍鍾了。因此三世沒有得到帝王的恩遇,一直老於郎署。”聽顏駟這麼一說,武帝深為震驚,這麼一位三朝為官的老者,就是因為碰不上皇帝所好,總也得不到提拔重用,幹了大半輩子還是個郎官,這不是顏駟的過錯,而是用人上的疏誤。於是武帝考察了顏駟的才識,即任命他為會嵇都尉,也就是會稽郡的軍事首領。

漢武帝時代人才輩出,使漢王朝達到了鼎盛,這與漢武帝惟才是舉的用人思想分不開。

殘忍多疑

武帝是雄才大略的帝王,由於他的富於進取和野心,中國得以拓土開疆。但是他有令人望而生畏的特徵:多疑殘忍。他一巡視各地區,當地太守或因供應不周,或因境內配置不如法,紛紛避罪自殺。到他在位後期,朝中為恐怖政治籠罩。文臣武將動輒得罪下獄,親信的大臣如丞相及御史大夫因小事互相傾軋,失敗的只能以身死解脫。

漢武帝時期,前後共任免了13個丞相,其中被罷黜者二人,病死任上者四人,而被殺的竟有六人!這使當時人們視丞相這一職位為畏途,認為誰任丞相,誰便離死不遠了。

為強化皇權,嚴懲不法的宗室、外戚、豪強富商和遊俠,武帝比其父輩更加重用酷吏。當時著名的酷吏有張湯、趙禹、周陽由、王溫舒、杜周等,不勝列舉。王溫舒殺河內豪強,流血十餘里,株連千餘家。杜周為廷尉,專伺人主旨意為獄,以詔令捕系者多至六七萬人……酷吏嗜殺成性,妄殺無辜,雖維護了皇權,也激化了社會矛盾。

對於在抗擊匈奴中立下汗馬功勞的衛青,開始時,漢武帝的確給予重賞和重權,但是後來漢武帝漸漸開始對衛青軍權過大產生疑慮,而這時恰好霍去病開始嶄露頭角,於是漢武帝毫不猶豫地開始重用霍去病,霍去病年輕,性格豪邁有氣魄,敢作敢為,從不洩露別人說的話,漢武帝對他非常喜愛,甚至達到了縱容的程度。他要借提高霍去病的地位來遏制衛青的氣勢。儘管衛青性情和善,謙恭退讓,對武帝所做的任何決定都畢恭畢敬地接受,即使他對漢武帝重用霍去病的目的一目瞭然,也毫無怨言,但是,霍去病英年早世後,武帝仍然不願再起用有軍事天才更有出兵必勝運氣的衛青,以至於在霍去病死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漢朝都沒有再次對匈奴用兵。

霍去病死後的元鼎元年,衛青的兒子宜春侯因犯法被奪去封爵。元鼎五年九月,疑心病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