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極其重視文化教育事業,倡導編纂了許多文化典籍。

當然,武則天晚年生活靡費很大,讓她的侄子武三思及男寵張氏兄弟把持朝政也造成了政治的混亂,尤其是她縱容女兒太平公主爭權奪利,做了許多壞事。另外,她任用酷吏,大殺宗室大臣,李唐宗室近支被殺盡,除自己的親生兒子李顯、李旦以外,唐高祖、太宗、高宗的子孫全部誅除。十四年間的五十八個宰相,被殺被貶各有二十一人,佔百分之七十二以上。武則天終於落下了一個“千古忍人”的惡名。

但無論如何,武則天還是像一顆流星劃過中國漫長的封建歷史蒼穹,閃爍著奪目的光輝,引發著後人無限的思考。她的所有的意義,就在於她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

的確,她想把李唐王朝變為武周王朝的企圖是失敗了,後人談起武周時期,只是把它當作唐朝的一個小插曲,或是唐朝的一個組成部分,根本不把它看成是一個獨立的朝代,更何況武則天臨死之前,還政於李氏,彷彿本來是李家的政權,自己只是代為管理一段而已,連自己都不承認有獨立的皇帝資格。

當然,武則天更沒有把中國變為一個“女兒國”,沒有把中國的男皇制改為女皇制,儘管她不服,儘管她採取了許多畸形的手段進行抗爭,她還是失敗了,她所爭取到的最大的榮譽是能與高宗合葬,這或許是一種象徵,象徵著她有著同皇帝平等的女皇的地位,但要想壓倒男皇,那是無論如何也辦不到的。

然而,這已經夠了,武則天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在皇帝寶座上,給門閥士族勢力以毀滅性的一擊,使這塊板結的土壤開始鬆動,也給黑沉沉的男人世界以沉重的一擊,使中國的男人們終於被迫正眼看看女人,也重重地當眾打了中國宗法觀念的一記耳光,讓中國男人從此不敢忘記中國女人的威力。

我們決不做把男皇制換成女皇制的無聊之想,只是想透過武則天的成敗,看看女人為中國歷史注入的活力,這對於從深層裡解放我們的思想,或許不無好處。

也許是武則天這位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開了女人做皇帝的先河,引得韋后、太平公主甚至安樂公主這樣的女人都躍躍欲試;也許是武則天的雄才大略顯示了女人的威力,使得中國的貴族婦女不甘再屈居人下或是屈居宮中,在武則天以後,唐中宗的皇后韋后、韋后的女兒安樂公主以及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居然都想當皇帝,而且屢試身手,弄得烏煙瘴氣,朝野不寧,確也算得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奇觀。

可惜她們既無其才,又無其德,剩下的只是一種野心。因此她們實際上只是想當女皇的野心家、陰謀家而已。

·13·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唐玄宗

唐玄宗(公元685-762年),名李隆基,又叫唐明皇,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從公元712年到756年在位,他開創了唐朝的鼎盛時期,但從他開始唐朝也走上了下坡路,即從安史之亂開始,唐朝逐漸衰落下去。

縱觀唐玄宗一生,雖然他造成了唐朝的衰落,但他畢竟創下開元盛世的局面。而在這一時期政治的開明,科技、文化的發展,對後世造成深遠的影響。因此唐玄宗是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上一位頗有爭議的皇帝,他的一生前期勵精圖治,英明有為;後期縱慾荒政,昏庸出奇。因此歷代史學家對唐玄宗的評價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說他是過甚於功,有的說他是功大於過,真可謂“蓋棺尚不能定論。”

英雄出少年

李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