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一種強性藥,則天皇帝服後,感到近幾年來從未有過的爽快。

由於自以為恢復了往年的活力,這一時期在洛陽幾乎每天都舉行以二張為中心的宴會,武則天屢屢親臨。在一次酒宴中,武三思說張昌宗的美不屬於人間,很可能是仙人王子喬轉世。武則天聽了很高興,於是下令製造有鶴形圖案的紗衣和有輪子的木鶴,由張昌宗扮成騎鶴吹整的“昇仙太子”王子喬,並召來家之間等詩人觀看賦詩。

武則天更選拔了許多英俊少年在奉定府供奉。於是,宮中民間到處都傳說“女帝淫蕩”。更有甚者,“民間有人認為自己兒子色白,或有人自稱陽物其大無比,乃天下絕品,而希望進入奉定府”。武則天的淫亂由此可見一斑。

在皇帝眼中是神話中的玉童臨凡的張氏兄弟,在一般朝臣眼中,卻是將帶來災難的妖人。二張得勢以後,經常胡作非為,貪贓枉法,隨意打擊不順從自己的官吏,又私自殺害了議論二張兄弟權勢過大的李顯的長子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妹夫武承嗣之子武延基,引起了朝廷官員的憤怒。一些大臣多次收集張氏兄弟的犯罪證據,想將其繩之以法,但都被武則天赦免。

官員們看到用法律制裁不了二張,就採取了武力政變的方式,準備用武力將其殺掉。政變的目的起初並非為了推翻武則天,僅是為了殺掉張氏兄弟。宰相張柬之等五位朝廷的重要人物,聯絡羽林軍將領以及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等一大群勢力,乘武則天臥病不起之機,突然發難,攻佔了玄武門,在武則天的迎仙宮搜出張易之、張宗昌,就地處死,完全控制了武則天。

事情既已至此,就順便把武則天請下皇位,迎立中宗。政變的第二天,武則天下《命皇太子監國制》。政變後的第三天,中宗即位,去掉武周國號,仍稱為唐,中斷了十五年的大唐復立。

武則天生有四子:李弘、李賢、李顯和李旦。在武則天稱制期間,李弘、李賢被武則天毒死和逼殺,李顯曾即位為中宗,但沒過多長時間,就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李旦也曾在中宗之後為睿宗,不過“居於別院”,從未上過龍廷。

中宗李顯在武則天當政中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歲月,他先是被幽禁於皇宮別院,繼而被流放到房陵,在房陵亦被軟禁。在武則天當皇帝的十五年裡,他們夫妻倆的確是膽戰心驚地過日子,因為武則天已害死了兩個親生的兒子,李顯惟恐什麼時候厄運會突然降臨到自己頭上,所以每當京城有詔書傳來,李顯都惶恐地要自殺。這時候,妻子韋氏總是勸他說:“人世間禍福無常,最多也不過一死,你又何必如此害怕?又為什麼要急著自殺呢?”就這樣,夫妻倆相依為命,一起度過了十五六年的惶恐歲月。

公元705年11月,八十二歲的武則天在洛陽上陽宮憤恨而死。死前遺囑:“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第二年,其子唐中宗不顧眾人的強烈反對,為母親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護靈柩回長安,與唐高宗合葬乾陵。

人們看到在乾陵旁聳立著兩座高大的石碑:一座是“述聖記碑”,記述著高宗的文治武功,碑文是武則天寫成的。另一座就是武則天女皇的紀念碑,碑上隻字沒有。據說立無字碑也是女皇的遺囑,讓她的功過留給後人評說。

無論是漢朝的呂后還是唐朝的武則天,她們身為女人,在其柔媚的外表下,掩蓋著的是果敢、狠毒、強硬的性格。她們將剛烈和嫵媚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把大略雄才與陰險狠毒的手段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可以說,她們具有英雄之相。

武則天稱帝十五年,前後專政近五十年,在她掌握政權期間,為中國歷史的發展做出了相當的貢獻。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間,共取進士二百零五人,而在唐高宗和武則天統治的五十五年間,取進士一千多人,選拔了一大批庶族地主出身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