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春軍區和北京軍區為主。按照中央國防委員會的計劃,未來三個月會徵召復員軍人170萬,未來一年內會補充330萬規模的新兵,從武漢軍區繼續抽調四個師和兩個旅過來增援。
整個戰略是非常清楚的。就是不怕長期消耗的打法,但要求更高的互損比,本方傷亡率要比日軍低。消耗日軍有生力量。
從長期戰略來說,雖然蔡鍔對日軍不是很熟悉,但他並沒有太多的壓力,只是要緊急進攻漢城保障國民的撤退,這件事還是很困難的。
蔡鍔就同劉賡雲商量著這裡的事情。
談了片刻,蔡鍔不免有些迷惑的和劉賡雲說道:“其實我一直都沒有想清楚,不明白皇上怎麼忽然想讓來指揮這場戰爭?”
劉賡雲笑呵呵的感嘆道:“你不知道也無所謂。反正誰來指揮都能打贏,不犯大錯誤就行了。”
稍加停頓,劉賡雲還是補充道:“其實這個事情也比較簡單,因為你沒有打過日軍,而且中間休息了七八年的時間。這個仗肯定是要謹慎又謹慎。如果是老趙和老張那幾位,他們當年打的小日本屁滾尿流,說不定就會輕敵。”
蔡鍔苦笑一聲,道:“這也算是優勢嗎?”
劉賡雲想了想,反問道:“為什麼不算?驕兵必敗,此乃兵家之大忌啊。推崇什麼,那就容易盲目相信什麼,在朝鮮半島這個地方的打法,和咱們這些年陸軍變革的大潮流是背道而馳,年初我從非洲回來,皇上讓我再到朝鮮視察的時候,他和我說了一番話,我覺得對我們還是有啟發的?”
蔡鍔很好奇的問道:“什麼?”
劉賡雲答道:“皇上說咱們這些年太在意蘇聯的威脅,沒有太注意日本這個手下敗將和小國,真打起來恐怕要吃虧,所以,如果真要和日本交戰,那就必須將週期拉長,在戰爭中摸索新的變化和新的戰術,用變來打日本的不變。”
蔡鍔覺得這番話倒也沒有什麼可驚訝之處,只是簡單的哦了一聲,稍加琢磨,他才漸漸琢磨著裡面的用意來。
他這時才明白皇帝是要拿日本和朝鮮戰場當一個試驗場,摸索新的軍事戰術思想和新的變革,他這些年基本沒有跟上大機械化革命的浪潮,這是一個問題,但也是一個優勢,因為他不容易被中央軍部的一些固有理論束縛住。
其實,宋彪關於這場戰爭的思考還是比較慎重的。
不管是第三次,還是第二次,朝鮮半島的地理狀況決定了在大戰術的方向上很難有較大的變化,要想在這個地區打敗日本,還是得繼續堅持東北軍時代的那種機動快速的作戰理論,同時增加對空軍和機械化作戰的戰術吸收,包括在小規模精銳部隊的運用上,也要更為成熟。
空軍在朝鮮半島是非常重要的,但也很難說是具有決定性意義,抗美援朝的時候,美軍的優勢那麼大,最後也沒有打贏戰爭,這裡面就說明了很多問題。
日本陸軍這些的發展和進步總體不如中國陸軍,但無論是裝備、訓練,還是整個編制結構和戰術優勢都更適合在朝鮮半島這種區域作戰。
在這個特定的區域內,雙方的武器裝備的差別並不大,帝國陸軍的很多重型坦克基本是開不進來的,日本的單兵反坦克和小部隊反坦克武器也非常多,特別是在反輕坦克領域,它投入的研究和裝備規模都很大,特別是它裝備的3747mm機關炮,這個東西對中國陸軍的威脅還是很厲害的。
日本陸軍這些年在陣地戰、山地戰的研究上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和物力,水平肯定是很高的,中國陸軍的軍事中心在裝甲領域,但在這些領域肯定不會比日本差,可也佔不到便宜。
宋彪的總體感覺是第三次中日戰爭會打的很艱難,帝國中央陸軍的絕對優勢在這個區域內真的施展不了,所以也就只能重新拿起當年東北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