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頁(第2/3頁)
章節報錯
到卓芳涯?
到那時候,沈氏雖然佔著繼母的身份,可四房不能明著對付她,還不能端著兄長如父的架子去收拾卓芳涯嗎?
還有卓芳甸‐‐卓芳甸年少,至今不曾出閣,敏平侯在,即使他什麼都不管,沈氏也可以從容為女兒選個好人家,公中總不會在敏平侯眼皮下剋扣了卓芳甸的陪嫁,若是到了卓芳禮手裡,以他對沈氏母子三人的怨恨,別說陪嫁了,指不定就不問青紅皂白、隨便尋個人家,甚至是故意尋個品行不佳、公婆苛刻的人,把信物一換謠言一散,迫著卓芳甸嫁過去!
不拘出於私情還是為切身利益考慮,沈氏都希望敏平侯能夠好好兒的。
至少在安排好他們母子三人之前好好兒的。
她這麼問時,捏著帕子的手都在發抖。
胡老太醫露出思索之色,似在斟酌著措辭,不僅沈氏,連卓芳純、卓芳禮與卓芳甸都緊張起來。
卓芳禮臉色尤其的蒼白。
他是怨懟敏平侯,不忿自己這個父親對髮妻冷漠,縱容沈氏,不護子孫,又對孫女苛刻,但他從來沒想過將敏平侯活活氣死。
歸根到底卓芳禮不是一個真正的逆子,他怨恨父親歸怨恨,可從來都沒有起過弒父的念頭,之前氣暈敏平侯的那些話,到底是幾十年來壓抑委屈狠了,才會含恨說出。
雖然如今敏平侯就這麼去了,以現在的局勢,以及敏平侯昏迷前只有四房的人在場、文治之其時昏迷且能否活轉也未可知,最大可能得利的就是四房,但卓芳禮仍舊不希望敏平侯就此撒手而去。
他此刻後悔無比,可是想到自己年方六歲的雙生孫兒、才定親卻還沒過門的嫡幼女,還有被送到莊子上去但究竟也是親生骨肉的庶幼子……卓芳禮心中天人交戰,怎麼也不能按著衝動跪到榻前失聲痛哭的懺悔。
若是就他一個人,他不會在乎承擔逆子的罪名,可他有妻有女有兒有孫……
‐‐像勾著一根弦,勾到最緊的時候才放開,胡老太醫捋須半晌,終於道:&ldo;老夫人,君侯畢竟年事已高,此番怒極攻心,極為兇險……&rdo;頓了頓,&ldo;老夫不能保證什麼,除非君侯在三日內醒來,否則……恐怕……&rdo;他搖了搖頭,拱手道,&ldo;老夫學藝不精,或者老夫人可以請閔太醫等幾位如今供職於太醫院的太醫來看看。&rdo;
胡老太醫本來就是太醫院裡醫術最拔尖的幾位太醫之一,不然卓家怎麼會長年只尋他問診?更何況胡老太醫為敏平侯請脈數十年,對敏平侯的身體瞭解,遠勝其他太醫,如果他知不好,臨時請了其他太醫來,亦是效果微弱,沈氏嘴唇哆嗦了半晌,才勉強道:&ldo;多謝胡老太醫了,這藥……&rdo;
&ldo;這藥有幾道十分生僻,恐怕尋常藥鋪都未存著,好在寒舍中有所預備,還是老夫去抓了熬好,再送來罷。&rdo;胡老太醫忙道。
聽說他要親自熬藥,眾人原本還存了指望敏平侯三日之內醒來的那線希望不禁一弱‐‐如胡老太醫這樣的資歷,自矜身份高於尋常的大夫,輕易是不肯放低了身段去親自抓藥熬藥的,他這樣親力親為,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想外傳了方子;第二種,就是病人情勢不好,為了表示盡心盡力,也為了暗示家眷儘早商議,故意避開。
醫者在士農工商這四階裡屬於工,而卓家乃是堂堂侯府,即使子孫平庸,憑著侯府的底子,至少這幾代也不至於走醫路自降門楣、辱沒祖宗,何況胡老太醫醫術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