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長公主倒沒有多想,雖說她也很期盼趙如熙場場第一名,但競爭太大,而且京城府尹是個保皇黨,並不屬於幾位皇子的任何一個派系。趙如熙考出這個成績,她就覺得趙如熙在策論或做詩上的水平或許還不夠,抑或是不對京城府尹的口味。

雖說最後的名次還沒出來,但趙如熙的名次絕不會差,絕對在五名之內。尚德長公主對此也很滿意了。

不說北寧女子書院,便是京城女子書院的學生都沒考過這樣的好成績。

所以在第三場的名次公佈的當天,尚德長公主便讓人把字帖送到了綏平伯府。

為表示對趙如熙的欣賞和尊重,送帖子的是尚德長公主的貼身嬤嬤殷嬤嬤,是她身邊極得力的一個心腹。

「長公主聽聞知微姑娘考得好,心裡十分高興。她說姑娘為書院長了臉,而這本字帖放在她身邊也是浪費。姑娘既喜歡書法,便將這本字帖送予姑娘,以示嘉獎,也讓好東西各得其所,不至於明珠蒙塵。」

趙如熙一看這字帖,喜歡得不行。

她有錢之後,也叫人四處尋摸,想買一本明蒼大師的字帖。無奈明蒼大師的字帖並不外送,除了他親近的弟子和家人、朋友,外面根本沒有。

所以她只能偶爾去蹭一下蕭若彤的字帖看看。

蕭若彤對那字帖也極寶貝,即便跟趙如熙親如姐妹,字帖卻是不外借的,只能是趙如熙去她那裡的時候,拿出來給趙如熙看一看。

蕭若彤倒是隱晦地提過,如果趙如熙想要她師父的字帖,她可以替趙如熙去求一求。

可珠玉在前,秦喆雖也被稱之為國手,但他並沒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的字比明蒼大師的還是稍遜一籌。趙如熙更想要的是明蒼大師的字帖,而非退而求其次。

再加上趙如熙也知道康時霖和秦喆互相看不慣。要是她去求了秦喆,結果秦喆因康時霖的關係拒絕了她,她豈不是讓師父白白在秦喆面前矮了一頭,丟了面子?

所以她當時跟沒聽懂蕭若彤的話似的,算是也隱晦地拒絕了蕭若彤的提議。

之後蕭若彤再沒提起這事。

現在尚德長公主把明蒼大師的字帖當成獎勵給她,趙如熙自然高興得不行。

她朝北寧的方向行了一禮,對殷嬤嬤道:「這禮物實在貴重,我受之有愧。只是這是我一直求而不得的東西,確實很想要,所以我也不矯情地拒絕了。你替我多謝長公主。過兩天縣試放榜之後,我也會登門,親自向長公主道謝。」

兩人又寒暄了兩句,殷嬤嬤告辭出來。

由綏平伯府的管事嬤嬤阮嬤嬤領著,一行人正要往垂花門而去,就有一個丫鬟過來,對殷嬤嬤道:「我家夫人有請嬤嬤到內廳裡敘話。」

殷嬤嬤以為是綏平伯夫人想要對長公主表示感謝,便跟下人去了。

到了內廳,朱氏在門口相迎。

待殷嬤嬤見了禮,朱氏道:「嬤嬤如果不是特別著急趕回去的話,還請坐一坐,我有話要跟嬤嬤說。」

殷嬤嬤心裡納悶,遂在下首坐了,對朱氏道:「夫人請說。」

朱氏沉吟片刻,道:「我聽說,北寧書院教四書五經的夫子也是大儒。不知他們對我家熙姐兒以往寫的文章和詩評價如何?」

尚德長公主只是在北寧女子書院掛了個名頭,並不具體管事。這話要是問崔夫人或她身邊的丫鬟嬤嬤,倒還知道。殷嬤嬤卻是不知道的。

殷嬤嬤把這個情況跟朱氏說了,對朱氏道:「實在抱歉。如果夫人想知道,老奴回去後讓崔夫人的人再來給夫人回話。」

朱氏擺擺手:「這就不必了。我只是心裡納悶。因為我聽說,我家熙姐兒的文章和詩在書院裡是總得夫子們的讚賞,說她眼界寬闊、筆鋒犀利,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