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文官領兵的壞處(第2/3頁)
章節報錯
單讓鳳姐點戲,鳳姐兒立起身來答應了一聲,方接過戲單,從頭一看,點了一出《還魂》。
就是在提醒讀者,下面這出戏裡,有還魂的戲碼。至於和同時唱的《雙官誥》等具體是個什麼樣的隱喻,後文再詳解。
這第二個賈瑞也是妄想實控軍隊,多次招兵,還請求朝廷給他六萬兵,打算出擊建功,先看原文寫:
過了幾個月,鳳姐問有什麼事?旺兒媳婦和她說:
再有瑞大爺使人來打聽【蒙側批:正。】奶奶在家沒有,【蒙側批:沒他。】他要來請安說話。”
鳳姐兒聽了,哼了一聲,說道:“這畜生合該作死,看他來了怎麼樣!”
平兒因問道:“這瑞大爺是因什麼只管來?”鳳姐兒遂將九月裡寧府園子裡遇見他的光景,他說的話,都告訴了平兒。
平兒說道:“癩蛤蟆想天鵝肉吃,沒人倫的混帳東西,起這個念頭,叫他不得好死!”
話說鳳姐正與平兒說話,只見有人回說:“瑞大爺來了。”
鳳姐急命:【庚辰側批:立意追命。】“快請進來。”
賈瑞見往裡讓,心中喜出望外,急忙進來,見了鳳姐,滿面陪笑,【庚辰側批:如蛇。】
為什麼脂批這裡說賈瑞如蛇呢?應該不是指表面象蛇,而是說背面他的心大如蛇,人心不足蛇吞象,
連連問好。鳳姐與他虛情假意一番。
鳳姐笑道:“象你這樣的人能有幾個呢,十個裡也挑不出一個來。”【庚辰眉批:勿作正面看為幸。畸笏。蒙側批:游魚雖有入甕之志,無鉤不能上岸;一上鉤來,欲去亦不可得。】
賈瑞聽了,喜的抓耳撓腮,又道:“嫂子天天也悶的很?”
鳳姐道:“正是呢,只盼個人來說話解解悶兒。”
賈瑞笑道:“我倒天天閒著,天天過來替嫂子解解閒悶可好不好?”
鳳姐笑道:“你哄我呢,你那裡肯往我這裡來?”
賈瑞道:“我嫂子跟前,若有一點謊話,天打雷劈!只因素人聞得人說,嫂子是個利害人,在你跟前一點也錯不得,所以唬住了我。如今見嫂子最是個有說有笑極疼人的,【庚辰雙行夾批:奇妙!】我怎麼不來,——死了也願意!”【庚辰側批:這倒不假。】
鳳姐笑道:“果然你是個明白人,比賈蓉兩個強遠了。我看他那樣清秀,只當他們心裡明白,誰知竟是兩個糊塗蟲,【庚辰側批:反文著眼。】一點不知人心。”
這一段應是隱射王化貞策反漢奸李永芳一事,李永芳假意答應他會作為內應,實際卻策反了他視為“心腹”的孫得功,王化貞果然上當。
後來廣寧之戰,王化貞沒等到李永芳的臨陣倒戈,反倒是麾下的孫得功,祖大壽等將領把他賣給後金,戰場上一邊大呼“敗了!敗了!”一邊就自己跑了。
從賈瑞的2次領兵,我們除了看到這些搞教育的文官不擅長軍事指揮外,更應該看到本質上的原因。
首先就是以文制武,天然的就會有文武之間的矛盾,文官想抓本屬於武將的兵權,武將本能地就會對抗,文武內鬥爭權導致戰時不能一致對外,總是因為不能團結而戰敗。
像這樣的例子貫穿整個明末,後來的傅宗龍,楊文嶽,丁啟睿,汪喬年,孫傳庭,楊嗣昌,史可法等這些文官總督巡撫,都是同樣的死法。
第二點就是文官打起仗來,到了拼命的時刻,是真的不如武將。雖然明末領兵的文官中不乏有些打仗不錯的,也號稱名將,但是吹噓的成分比較多,離真正的名將差的遠呢!
第三個,從他們分不清王熙鳳在糊弄他們這件事來看,文官沒有名將的那種敏銳的戰場嗅覺,主要原因是他們不能象真正的武將一樣,與將士們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