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

也許,他們沒有記錄清照的卒年是對的,因為,清照從未死去!

今天,我讀著這些憂傷悽美的詞,透過千年的煙雨,看見那個纖瘦而美麗的女神仍然活著:在藕花深處戲水爭渡,在夕陽秋風中把酒賞菊,在繡簾西窗下聆聽梧桐細雨,在悽風苦雨中踽踽獨行……

李清照(1081—1155?),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父親李格非為“蘇門後四學士”之一,丈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紹興四年,作《金石錄後序》,以《金石錄》表上於朝。卒年約七十餘。善屬文,尤工詩詞,其詞創為“易安體”,主張詞“別是一家”之說,《宋史 藝文志》著錄《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失傳。其詞集名《漱玉集》,皆為後人所輯。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呂本中:北風吹夢長

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宰相呂公著逝世,封申國公,諡正獻。呂家是北宋著名的官宦之家,連出了三呂宰相(呂蒙正、呂夷簡和呂公著),呂公著執政剛毅嚴謹、得高望重,因此,所有的朝廷高官,包括宣仁高太后和宋哲宗,都來出席葬禮。5歲的孫子呂本中聰明伶俐,一直深受爺爺喜愛,站在遺像前大哭不止。

“孩子”,宣仁高太后拍拍小孩的肩膀,撫摸著他的頭,嘆道:“孝於親,忠於君。孩子,努力學自己,男兒當自強,加勉吧!”

小呂本中似懂非懂地看著太后,使勁點點頭,用小手抹去眼淚,漸漸收住了哭聲……

一眨眼,小呂本中長成了溫情儒雅的青年。他勤奮好學,喜愛詩歌,熱衷參加詩詞派對,經常跟著陳師道、黃庭堅等人學詩;呂本中早期的詩風清新流美;有時也求新刻峭,旨趣幽深。 一次,他與朋友喝酒作詩,酒酣耳熱之際,搞了一副名為《江西詩社宗派圖》的戲作;因黃庭堅、陳師道等25人之詩,“其 源流皆出豫章(豫章是江西的古稱)”,戲稱之為“江西詩派”。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以地域來劃分派系,對後世影響深遠。有趣的是,呂本中是開封人,當時並沒有將自己列入“江西詩派”; 但後人卻因他提出了“江西詩派”這個名稱,都視其為“江西派詩人”。

在談到詩詞創作時,呂本中率先提出 “悟入”說。在《童蒙詩訓》中,他說:“作詩必要悟入處,悟入必自功夫中來,非僥倖可得也。”又提出了“活法”之說:“學詩當活法。所謂活法者,規矩具備而能出於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亦不背於規矩也。”所謂“活法”,即活學活用,不要墨守成規,類似武林俠客練到的最高境界:無招勝有招。

不過,呂本中的這些文學理論雖然高明,但他自己的詩,卻算不上一流。倒是他無意中作的一些小詞,雖不及詩之渾厚,但在描寫離愁別恨、風花雪月之情時,引入民歌情調,顯得活潑生動,格調清麗自然,感情真摯細膩,更受到後人的稱讚。最著名的是《採桑子》: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

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

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這首詞寫男女離別相思之情,自然貼切,構思精巧,言辭清麗,頗有民歌的韻味。

如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一樣,青年呂本中也過著詩酒風流的無憂生活。這種風流肆意的生活,也大膽反映在詞中。如表現約會離愁的《減字木蘭花》: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樹下。

此夜江邊,月暗長堤柳暗船。

故人何處,帶我離愁江外去。

來歲花前,又是今年憶去年。”

還有這首香豔的《長相思》:

“要相忘,不相忘,

玉樹郎君月豔娘,幾回曾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