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其佛法中,多諸菩薩。”就很多往生的菩薩。這些菩薩是什麼階位呢?“皆悉利根”,都是直趨大乘的,沒有經過二乘的過程,不要經過空性的涅盤,直接發菩提心,直修六度。“轉不退輪。”說明他的階位。大乘的不退輪就是別教七住以上,甚至於要到初地以上。淺一點說別教七住,行不退。“彼國常以,菩薩莊嚴”,就是以菩薩來當作自我莊嚴,所以他這整個攝受眾生,菩薩是主角。

另外,聲聞眾也不可稱數,皆得三明、六通、八解脫。

我們說明一下。這些入菩薩乘的聲聞,特點當然是證得我空,但是他差別就是禪定的問題。有的阿羅漢是沒有禪定的,沒有禪定他走路也是用腳走路,有禪定的人他是用飛的。禪定以後他成就三明:宿命明、天眼明跟漏盡明,乃至於六種神通,更重要的是八解脫。八解脫就更難了。八解脫其實有一點法空的思想。就是說,禪定會產生三昧樂。三昧樂,某種程度對阿羅漢來說他也是生歡喜心的。但是,如果你今天的空性很強,就是阿羅漢裡面甚至於有點法空思想的人,跟禪定一接觸的時候,他可以不為三昧樂所幹擾。就是他在整個四禪八定當中,他對這個三昧樂完全能夠不動,就是八解脫,叫做解脫於種種三昧快樂之外,所以他具足大威德。

在《瑜伽師地論》上說,一個沒有八解脫的人他禪定就不得自在。所以,你貪愛這個東西,你就被它綁住了。比方說阿羅漢,從初禪要進入四禪,有些人他進不去。他雖然四禪都有,但是他從初禪到四禪一定要有一個過程。他可能從初禪出來一下,休息一下,待會再進入四禪。成就八解脫的人可不是這樣子,他可以從初禪直接進入四禪,從四禪退到三禪,三禪再進入二禪。他遊走於四禪八定,得大自在。因為他整個禪定裡的快樂對他一點影響都沒有,因為他的空性智慧太強。所以,他成就八解脫以後,他得到禪定,他入、住、出得大自在。所以這些聲聞人禪定是深,空性也強,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所以他叫大威德的聲聞。

我們看最後一段,他的依報正報,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佛法是怎麼弘傳的。看他的說法。

其佛說法 現於無量

神通變化 不可思議

諸天人民 數如恆沙

皆共合掌 聽受佛語

名相如來說法的時候,他是在空性,虛空為住。住在虛空,他不是在法堂,是在空性住,然後現出各式各樣的神通變化。這種變化是不可思議的,真如三昧,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這種各式各樣的自在力的神通。

“諸天人民”,凡聖同居土的人民也是很多,“數如恆沙,皆共合掌,聽受佛語”。這個是他的教化,包括菩薩、聲聞、凡夫,三種人都教化。

丑三、頌壽命正像

其佛當壽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其佛壽命,這尊佛的壽命有十二小劫,正法二十小劫,像法二十小劫,跟前面迦葉尊者的光明如來是完全一樣。

佛教的因緣觀,其實我們可以簡單分成兩大塊。初地之前的因緣,我們一般叫業感緣起,各造各的業。你造佈施的業,他造持戒的業,所以業感緣起所創造的因緣叫無量差別相,特點就是差別。你佈施,所以你未來的特點就是富貴;你:()妙法蓮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