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45集《妙法蓮華經》(第3/9頁)
章節報錯
,是約時間。長時間的輪迴就老舊了,產生等流習慣了,不容易改變了。那麼這以下的破敗是約空間,約它裡面的裝置,說是“牆壁圮坼”。牆壁指的是色身,已經不調了,圮坼就是不調了。“泥塗阤落。”泥塗,就是古時候那個牆壁用泥土塗上去,就是這個牆壁已經老化、剝落了,這個指的是我們的面板,面板已經老化。“覆苫亂墜。”覆苫指的是頭髮,頭髮掉落了,威儀不整。
這一段都是指色身,開始就是色身的果報體敗壞。這以下講心識的敗壞。
“椽梠差脫。”椽梠是什麼呢?我們古代的房子,上方除了有這種柱子的樑棟以外,還有小木條來支撐整個屋頂。這個椽梠指的是整個六識的心識,已經是差脫了,脫離了原來的位置,走位了,心識在取境的時候已經不清楚了,闇鈍了。
“周障屈曲。”這個周障屈曲就是它到處攀緣追逐,最後“雜穢充遍”,就到處在六塵裡面產生貪愛的煩惱。
這個地方是說明,釋迦牟尼佛在兩千五百年又重新來到娑婆世界以後,他看到了我們的色受想行識的這個三界之宅已經是既老舊又破敗。既老舊又破敗只是講一件事情,就是說這個果報體已經怎麼樣?不是法器,不適合修行了,這個五蘊果報體已經不適合修行。
《楞嚴經》對這個五蘊講得很清楚,它說五蘊有兩種:
一種是五清的五蘊。就說你福報大、善根好,你生長在人壽兩萬歲、五萬歲、八萬歲的時候,你那個身心世界,你一打坐,一坐十幾個小時,你拜佛一次可以拜好幾個小時。那叫做法器。這個果報體它隨順於修行。
但是,如果你運氣不好、因緣不好,你今天是來到五濁惡世的時候,這個果報體怎麼樣?它不堪修行了。它還適合你享受快樂,但是你要修戒定慧已經不適合,它不是法器了,就是它既老舊又破敗。
我們生長在五濁惡世,那怎麼辦呢?《楞嚴經》講出一個辦法,它說借而不住。它說你也不能夠沒有五蘊,沒有五蘊你也不能夠讀經,不能拜佛,你要靠這個色身去拜佛,靠心識去觀想皈依。所以它提出一個觀念,末法時代的五蘊你只能借,但是你不能執著,只是借假修真。禪宗也是這個概念。禪宗就是說,離心意識參。離心、意、識——這個心,第八識;意,第七識;識,前六識,所以離心意識參就是遠離五蘊的意思。你看禪宗的公案,你不能動用五蘊。就是:弟子心不安!將心來,吾與汝安。迴光返照,覓心了不可得。就是遠離五蘊。
,!
我們現在的問題是,這個五蘊它所帶動的就是一個不好的東西,煩惱跟業力。舉一個例子,印光大師說,你老是喜歡在三界裡面投胎,就使用這個五蘊,它有什麼過失呢?
印光大師很喜歡舉文昌帝君作公案。他說,文昌帝君做了十七世計程車大夫。古時候能夠做士大夫,那是中央級的官員,而且他每一生做官的時候都是為老百姓造福利的,他修了很多福報,所以他第十八世的時候還是往生到欲界天,他要往上升的。但突然間,因為那個時候剛好秦朝末年,大家生活很困難,所以他在往上升的時候看到眾生的痛苦,生了悲憫心。所以這個人的念頭一動,“仁者心動”,這個念頭一動就帶動業力了,就到人間又投胎了。仰仗他的福報力,就投胎到漢高祖的愛妃,就是戚夫人那裡,做她兒子。就是趙王如意。
諸位!文昌帝君是挾帶著十七世的福德力來投胎的,所以他投胎以後,歷史上說他有兩個特色:第一個,他的臉有帝王之相;第二個,他的個性得到漢高祖的賞識。他覺得這個趙王如意雖然不是嫡長子,但是他的個性、胸量,他的智慧、判斷力,都跟漢高祖比較類似;反而呂后所生的兒子,這個劉盈,就是後來的漢惠帝,跟他的個性不相應。所以漢高祖曾經有一次要廢長立幼,要把劉盈的太子給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