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一方面講智慧來引導我們,一方面講功德來引導我們。“一期化導,事理俱圓。蓮華之譬,意在斯矣。”做為釋迦牟尼佛的一個總結,三世諸佛出世一定要講《法華經》,否則他前面的方便門沒辦法收尾。就是說,佛陀為什麼在過程中會講這部經、這部經、這部經……而最後一定要講《法華經》做收尾?他如果不講《法華經》收尾,那就像本經說的,佛陀落入慳貪,佛陀沒有把最好的東西給眾生,而且對前面所開的方便門——為什麼要這樣做?沒有辦法做一個交代。所以,一期的化導,一定要會入法華,這個時候理觀事修圓滿。蓮花的譬喻的道理就在這裡。就是說,所有的修行,都一定有蓮花跟蓮子——理觀、事修,這樣才圓滿。

我個人學《法華經》有一段因緣,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讀佛學院的時候,其實我喜歡的是唯識學。我那個時候有聽《法華經》,但是我最喜歡唯識。唯識的好處,它解釋因果很清楚:這怎麼回事?我今生沒有造這個罪,為什麼得這個果報?因為倉庫裡面有。唯識的因果思想,它建立一個阿賴耶識的概念。就是,你今生不是承當你今生的因果,你要承當你無量的過去的因果。這個就是唯識學。

你看唯識學的思想修的觀照是什麼?修無分別智。就是,看到因緣果報,我沒有意見,就是我不能動名言。“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當然,唯識學也有缺點。唯識學,你學完以後會覺得內心很沉重,你揹負無量的過去。這個生命的水流從過去流到現在,你要概括承受你過去的因緣,因為一個都跑不掉,都在阿賴耶識儲存著。

後來我學了《楞嚴經》,心生大歡喜。“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沒什麼過去不過去的!《楞嚴經》說你不要想這麼多,“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當下就是清淨。所以《楞嚴經》講當下,它不談過去。它說你把握每一個當下,你只要把生命當中每一個當下都把握好,人生沒有什麼過不過去,也沒有什麼現在未來。那是一個片段,才有過去、現在、未來。每一個生命都是當下、當下、當下……就夠了。我覺得這個思考很好,找到人生的出路。所以諸位!你如果學唯識學覺得很沉重,你可以看看《楞嚴經》,它會“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當然,《楞嚴經》會讓你一個人“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本來沒有煩惱,本來沒有業力,本來沒有生死。你這個時候就安定下來,內心會產生一種安穩寂靜的力量。但是,如果你沒有看所有的教理(還好,我那個時候學院讀過《法華經》),其實這個地方是一個很容易墮入的陷阱。就是說,如果你沒有大乘善根,十個八個跑不出來。你一天到晚讀《楞嚴經》或者讀《金剛經》以後,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時候,你什麼事都不想做了。就像印光大師說的,好事不如無事。安住孤獨,享受寂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個時候你會想,成佛只是追求寂靜嗎?當然,我們學過法華,因為我們在學院讀過《法華經》,知道這樣不對,但是又很難抗拒那種寂靜的誘惑。因為你一坐下來,《楞嚴經》一現前,那就是當下寂靜。當然,我們知道這有兩種過失:一個菩薩好樂寂靜,忘失大悲、不樂修善;對於資糧力不想修,對大悲心會減損。不至於說斷菩提心,但是大悲會比較羸弱。

後來我就強迫自己誦《法華經》。誦到<藥王菩薩本事品>的時候,看到藥王菩薩為了求《法華經》的中道實相,為法滅身,把自己燃燒,我非常感動。那個時候才從寂靜裡面跑出來,回到中道的菩提上。

所以我個人覺得,從有相的追求快樂要到寂靜,不難,對我來說不難。但是從寂靜要重新出發到菩提,這一塊真的很不容易。因為你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