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殿前論天下(二)(第2/4頁)
章節報錯
問袁華:“先生需要幾多工匠?”
袁華感慨道:“此物繁雜,頗為耗費人力,製造和維護都需要匠人,我計算過了若每製造百臺,每年需要匠人約三千人。”
皇帝看向大司空,大司空認真看著這機器,點頭說道:“大約是要這些人丁。”
這個時代,大漢的工匠們為了自己的生計,很少共享自己的技藝,這導致很多複雜的工藝,全靠一個家庭或某個地區的技術封鎖來完成。
你可以想象,如果是幾個人或者幾十個人要從頭到尾製作一臺發動機要多少人工。
這個時代,大型機械之貴,那就是天價。
就像大漢有水車,但水車也不是每個村子都有,只有富裕的村子和小鎮才能購買的起,要幾百戶人家一起湊錢才能請的起匠人來製造水車,幾個匠人制造一架大型木頭水車,往往要耗時半年以上的時間。
更不要說,眼前這個鋼鐵之物,三十人一年製造一臺,也並不誇張。更何況,這裡還有一部分人要從事修理和維護。
大司空問了一個關鍵問題:“這裝置製造好,作價幾何?”
袁華說道:“等同一架大型水車,但這個裝置不依賴河流,可以用於任何地方。”
大司空點頭,確實是這個道理,這裝置可以用馬車移動,送到任何需要動力的地方去。
他對皇帝和太后說道:“太后,陛下,這發動機對我大漢旱情是極有幫助的,購置千臺可以緩解一部分地區的旱情。”
見鄧太后點頭,皇帝劉祜說道:“準南海城招募工匠,我明年大漢購置千臺,應對旱情。”
袁華嚴肅的作揖說道:“為天下漢人賀!我袁華肝腦塗地,明年也要製造出千臺發動機送到洛陽。”
他此時心裡已經樂開了花,他可以招募三萬工匠,還拿了一千臺訂單,這生意可以啊!
可表面上卻面無表情,極其嚴肅,看上去這事情無比棘手,有很大的難度。
然後。。。
他要繼續開始忽悠,這一次他要忽悠世家。他要讓世家把錢全部拿出來,不要全部去購買土地,這群傻子與天下黎民爭搶土地,最後害了自己,也害了大漢,而是學會投資工商業和貿易。
他讓人開啟第四份禮物,這是一張環球貿易地圖。
他說道:“天下之大,海外有數千萬城鎮和部落,我不奴族將沿海路不斷建立大型貿易站點,我欲以南海城所有產業做抵押,募集天下之錢財,為大漢開啟源源不斷的金銀和銅的收入!”
對於大漢的古人而言,何為財富?
第一,是土地;
第二,就是金銀和銅。
皇家和眾官員這時看著地圖上十幾個紅色的小點,一時也不知道這獲利能有多少?
這時,大司農再次跳了出來。
漢朝是真正的農業文明,農業賦稅是最重要的財政來源,所以這貨管的事情還挺多。
這崗位是東漢時期中央財政的主要負責人,負責國家財政的收支、賦稅徵收、鹽鐵專賣、均輸漕運、貨幣管理等事。
司馬苞問了,“你要在天下募集多少錢?能獲利幾何?”
袁華已經透過商業貿易網點,獲得了很多資料,他知道東漢每年鑄造銅錢大約22.76萬貫,
東漢時期22.76萬貫銅錢,每貫1000枚,每枚約3.75克。
總重量約為85.35噸,相當於漢代的3233石。
他準備開啟的是大漢世家的海外貿易投資序幕,但起始他要製造一種飢渴,一種貪婪,所以規模要控制,但獲利要看上去極其有吸引力。
袁華笑道,“第一年,我欲募集銅錢三萬貫,我欲開海外之礦,以銅,或金銀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