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李高興暫時搬到城外莊園居住。東米赤加必定會派人監視那裡,為了安全起見,你代替我住在莊園,看護好李高興。”

“老爺,恕我直言,李高興經過這次南蠻之行,明顯成熟了許多,我前去是否有些多餘?”

“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小心謹慎,明白嗎?”

“既然老爺堅持,那我就立即準備搬去莊園。”

“記住,有任何異常,立即向我彙報!”

“老奴記住了!”

為了安全考慮,李謙逸精心策劃,將他最信賴的管家張福安排到了城外的莊園居住。這樣做,一來可以約束兒子李高興的行動,二來也能借機探聽城外南蠻人的動靜,真可謂是用心良苦啊。

李高興和夫人索婉秋也隨之搬到了沙州城外的莊園,一同前往的還有管家張福、武術教頭尉遲孝以及國柱、阿大阿二等一眾家丁。遵照父親李謙逸的叮囑,李高興幾乎從不邁出莊園的大門,只是偶爾會和夫人索婉秋去附近的雷音寺進香祈福。

時光飛逝,轉眼間半年就過去了。索婉秋的肚子日漸隆起,李高興除了陪伴夫人,大部分時間都在雷音寺度過。漸漸地,他被雷音寺的洪辯大師那高深的佛法所吸引,內心對佛教產生了深深的嚮往。

大衍朝元和十一年,沙州的雷音寺迎來了一場盛大的法會。作為住持的洪辯大師廣邀各路高人前來辯法,其中包括阿拉伯帝國的穆斯林、天竺的佛教徒、南蠻的本教大師,還有來自長安慈恩寺的大師們。

初春時節,雷音寺匯聚了數百名來自四面八方的法師。洪辯大師作為東道主,在大殿門口設立了講壇。雷音寺作為沙州最大的佛寺,平日裡香火旺盛,洪辯大師更是擁有無數的信徒。辯法當天,沙州各地的百姓紛紛湧來圍觀聽法,其中自然也包括閒來無事的李高興等人。佔地廣闊的雷音寺人山人海,就連樹梢上都擠滿了人,場面蔚為壯觀。

洪辯大師自幼入佛門,對佛教的大乘佛法有著極深的造詣,對當年玄奘大師前往天竺取經的事蹟更是心生嚮往。在河西一帶,由於深受佛法薰陶,洪辯大師年少成名,僅在沙州一帶的信徒就超過萬人,李高興也是其中之一。

辯法當天,只見洪辯大師臉龐削瘦卻紅光滿面,身著閃閃發光的袈裟,盤腿坐在講壇之上,雙手平放在雙腿之間,慈祥的氣息籠罩在他四周,讓人對佛教產生了深深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