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兩位營長不肯投降,就帶著隊伍跑回來了。張作舟覺得這兩人忠誠可靠,就把他們提升為團長,放在第一線佈防。

進攻的於大頭偽軍是舍近攻遠,直奔榆樹縣。人沒到,就先給張作舟來個下馬威。日軍飛機首先對榆樹進行了轟炸。

轟炸你要說威力有多大呢?還真算不上什麼,日軍總共就扔了六顆航空炸彈,炸死炸傷8匹馬2個人。不過,這對張作舟剛剛補充起來的新兵來說,危嚇的作用還是很大的。

飛機剛炸完,於大頭的先頭部隊就殺到了,吉林東北軍的內戰就此展開。而且,內戰雙方,都是互相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於大頭的先頭部隊,不是別人,正是他的警備第一旅,旅長劉寶麟本人兩個月就是25旅的團長,警備第一旅的骨幹基本上也就是老25旅的人馬。兩邊都是25旅出來的。

而讓張作舟更沒料到的是,同樣是25旅的老人,這夥25旅叛變出去的警備第一旅竟然厲害得超出他的想象。雙方接火後,擁有四千人的劉寶麟警備第一旅把全部力量都投入到攻擊防守左翼陣地的趙維斌團。這一下;張作舟佈防的問題就暴lu出來了。

張作舟的防線,乍一看似乎是沒什麼的,兩邊分兵把口,後面留個預備隊。但是三個團撒開以後,南北就有七八十里,東西也有五六十里。這樣遠的距離,在古代那就是一天的行軍路程。不管任yu山團還是右翼的楊秉藻團,過來增援都要趕不少路,而楊秉藻團還隔著一條卡渠河呢。

不但如此,就算是趙維斌團自己,還分散佔領著南到黑林鎮北到新立屯好幾個據點。

本來於大頭的兵力就多,而且還集中兵力攻其一處,張作舟自己卻把隊伍分得零零散散。

如果張作舟25旅堅守的陣地據點堅固能守住倒也罷了,一旦幾個據點頂不住強攻,馬上就是被逐個擊破全軍潰敗的局面。而更要命的是,兩邊都是熟人,正因為太熟了,只要哪方落了下風,誰都不願拼死抵抗,反正jiāo了槍都是一起玩過牌逛過窯子的兄弟。

結果,一天都不到,在這裡駐守已經兩個多月的趙維斌團就被打垮了。先是左翼陣地崩潰,而後右翼也跟著出了問題。原本不肯投降,率隊退到榆樹縣和旅長共患難的楊秉藻團長,這會突然豎起了白旗。

原來這楊秉藻是於大頭司令的外甥。當初不跟上司跑,可這回是親舅舅來了,當然另當別論;而且眼看趙維斌團也垮了,見風轉舵;這楊秉藻馬上就帶著人馬投降了。就這樣,僅僅一天時間,榆樹縣的25旅;三個團丟了兩個;一下被敲掉了大部分的兵力。

悲劇還沒有結束呢。第二天,於大頭的部隊長驅直入殺到了榆樹縣城下。

按說,三個團只剩一個團,怎麼都是贏不了的局,那就趕緊溜唄,但張作舟卻沒跑。只是,你要不跑,那就趕緊收攏部隊守城,拼個魚死網破,堅持到馮佔海援軍來解圍也是個辦法。但張作舟卻把任yu山團的主力都安置在城外,自己僅僅帶著旅部警衛連等幾個連來守城。結果,跑沒跑成,守城也沒守住,張作舟率領的少數部隊全被堵在城裡中。

於大頭的偽軍從東西南三個方向攻城,上午11點就突破了這三個城mén。張作舟和團長任yu山帶著隊伍且戰且走,只是這時候他也走不了了,很快就被於大頭的偽軍合圍在25旅的旅部,一個燒鍋大院裡面。眼看張作舟落了下風,頭兩天還滿口抗日的縣長和士紳們趕緊跑上城頭,高呼歡迎“剿匪軍”,把於大頭迎進了縣府。

兩邊都是吉林東北軍的老同事,於大頭就派縣長和這些士紳們前去25旅旅部勸降張作舟,要求其繳械。可張作舟卻不願意繳械,還提出條件,士紳們跑來跑去傳口信,一直磨蹭到天黑。

於大頭髮怒了,揚言再等半個鐘頭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