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翻譯(第5/6頁)
章節報錯
?公正地聽取意見,全面地觀察事情,就能在當世留下美名。所以心意相契合,即使像胡、越那樣疏遠的人也能成為兄弟,由余、越人蒙就是這樣的例子;心意不相合,即使是親骨肉也會被驅逐而不相認,丹朱、象、管叔、蔡叔就是這樣的例子。現在君主如果真能採用齊國、秦國任用賢才的做法,摒棄宋國、魯國那樣偏聽偏信的做法,那麼五霸的功業不值得稱讚,三王的成就也容易做到了。
因此聖明的君主覺悟後,會摒棄像子之那樣的野心,也能不被田常那樣的所謂賢能所迷惑;會封賞比干的後代,修繕被紂王剖了腹的孕婦的墳墓,所以功業又能在天下建立起來。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他們追求善政沒有滿足的時候啊。晉文公親近他的仇人,卻能在諸侯中稱霸;齊桓公用他的仇人,而能匡正天下。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他們仁慈誠懇,心意真誠,是不能憑藉虛假的言辭來達到的。
至於秦國採用商鞅的變法,向東削弱了韓、魏兩國,軍隊強大於天下,然而最終商鞅卻被車裂;越國採用大夫文種的計謀,擒獲了強大的吳國,稱霸中原,然而最終文種卻被誅殺。所以孫叔敖三次辭去相位而不後悔,於陵子仲推辭三公的高位去為人澆灌菜園。現在君主如果真能去掉驕傲自負的心理,懷著可以讓人報答的心意,推心置腹,袒露真情,肝膽相照,廣施恩德,始終與士人同甘共苦,不吝惜對士人的賞賜,那麼夏桀的狗也可以讓它對唐堯叫,盜蹠的門客也可以讓他去刺殺許由;更何況憑藉君主的萬乘之權,藉助聖明君主的資質呢?既然這樣,那麼荊軻被滅七族,要離燒死自己的妻子兒女,這些又哪裡值得稱道呢!
我聽說把明月珠、夜光璧這樣的寶物,在黑暗中扔到路人面前,路人沒有不手握劍柄斜著眼睛看的。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它無緣無故出現在面前啊。彎曲的樹根,形狀盤曲離奇,卻能成為天子的器物。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有身邊的人先對它進行了雕琢美化啊。所以沒有緣由就出現在面前的東西,即使拿出隨侯珠、夜光璧那樣的寶物,也只會結下仇怨而不會被感恩。所以如果有人先為其美言,那麼即使是枯木朽株也能建立功勳而被人銘記不忘。現在天下那些身處貧賤的布衣之士,雖然身懷堯、舜那樣的治國之術,擁有伊尹、管仲那樣的辯才,懷著關龍逢、比干那樣的忠心,想要為當世的君主竭盡忠誠,卻向來沒有人為他們引薦、美化,雖然用盡心思,想要向君主表明自己的忠信,輔助君主治理國家,可君主必定會有手握劍柄斜著眼睛看他們的表現,這就使得平民百姓不能像枯木朽株那樣獲得建功的機會啊。
所以聖明的君主治理天下、駕馭世俗,就像陶工轉動製陶的轉輪一樣獨立掌控,而不被卑下混亂的言論所牽制,不被眾多的言論所左右。所以秦始皇聽信中庶子蒙嘉的話,從而相信了荊軻的說法,結果荊軻暗藏的匕首突然出現行刺;周文王在涇水、渭水打獵,載著呂尚一同歸來,最終稱王天下。所以秦國因為聽信身邊的人而招來殺身之禍,周朝因為任用偶然相遇的人而成就王業。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周文王能夠超越那些拘泥的言論,擺脫世俗的看法,獨自看到那光明廣闊的治國大道啊。
現在的君主沉溺於阿諛奉承的言辭,被身邊的姬妾近侍所牽制,使得那些不受拘束的賢士與牛馬同槽,這就是鮑焦憤恨世道而不留戀富貴快樂的原因啊。
我聽說穿著華麗服飾進入朝廷的人,不會用利益來玷汙道義,注重砥礪名聲的人,不會因為私慾而損害品行,所以有個地方叫“勝母”,曾子就不肯進入;有個城邑叫“朝歌”,墨子就掉轉車頭離去。現在想讓天下那些志向高遠計程車人,懾服於君主的威權,屈從於地位權勢的高貴,讓他們改變自己的態度、玷汙自己的品行去侍奉那些阿諛奉承的人,以此來求得親近君主身邊的人,那麼這些士人寧願隱居在山洞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