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簡而言之,德川幕府歷代將軍都在力圖鞏固各藩的等級結構,以便使每一個階級都依靠封建領主。在每個藩中,大名高居等級制度的頂端,因而他對屬下可以行使特權。將軍面臨的最主要行政問題是控制大名,他必須採取各種手段來防止大名之間結盟,或者實施侵略計劃。各藩邊界都有哨所和海關人員,嚴禁“出女入炮”,以防止大名非法販運婦女出境或走私武器入境。在沒有將軍許可的情況下,大名不能聯姻,防止形成危險的政治聯盟。藩與藩之間不能進行自由通商,甚至彼此之間的橋樑也不能透過。另外,將軍的密探也隨時向他通報各地大名財政支出情況,一旦發現哪個藩主的財力充沛,將軍就會要求他承擔耗資巨大的公共工程,並使其恢復到原有的財力水平。其中有一項規定最為出名,那就是一年當中,大名必須在江戶住上半年。當自己返回領地的時候,也必須把自己的妻子留在江戶(東京),作為將軍手中的人質。透過這些方式,幕府確保了自己的權勢,並強化了自己在等級制中的統治地位。
當然,將軍也是透過天皇任命才能執掌政權,因而在這個拱形的等級制度中,將軍並不是關鍵力量。但在日本的幕府時代,天皇和他的世襲貴族(公卿)們大都被迫隱居在京都,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利。天皇的財政來源甚至還不如一些地位低下的大名,皇宮中的一切儀式也受到幕府規定的嚴格限制。但是,即便是最有權力的德川將軍,也從沒采取措施來廢除這種由天皇和實際統治者構建的雙重統治的局面。雙重統治在日本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從十二世紀起,大元帥(將軍)就經常剝奪天皇的實權,自己以天皇的名義來統治這個國家。曾有一個時期,這種雙重統治的現象極其突出,以至於作為傀儡的天皇把實權託付給一位世襲的世俗首領,而這個權力又由首領世襲的政治顧問來行使。經常會發生這種權力的委託和再委託的現象。即使在德川幕府即將崩潰的時候,佩裡將軍也沒有料到將軍背後還有天皇。1858年,美國的第一任駐日本使節哈里斯在和日本進行第一個通商條約的談判時,也是依靠自己才發現還有一位天皇。61【61薩評:將軍們還採用把自己的基因融入皇家的方法來解決這種問題,從通婚到贈送懷孕了的妾給天皇,招數五花八門,但是,他們就是不會去取代天皇。這個框框不僅紮根在將軍的腦袋裡,也固化在所有日本人的腦袋裡。】
實際上,日本天皇與太平洋各島上的皇帝概念是一樣的。天皇是神聖的首領,可以參與政治,也可以不參與。在一些太平洋島嶼上,皇帝自己行使權力;而在另一些島嶼上,皇帝則將權力委託下去。但是皇帝本身是神聖的。紐西蘭各部落中,神聖的首領是如此神聖,以致不能親自進食,而且使用的湯匙都不許碰到他那神聖的牙齒。必須由人抬送他才能外出,因為他神聖的雙腳接觸過的土地都將自動地成為聖地,從而歸他所有。他的頭部尤其神聖不可侵犯,任何人都不可觸控。他的話可以傳達到部落諸神。在某些太平洋島上,如薩摩亞島、湯加島,神聖首領與世俗生活完全脫離。世俗的首領掌管一切政務。十八世紀末到過東太平洋湯加島的詹姆斯·威爾遜寫到那裡的政府時說:“它的政府與日本政府最為相似,神聖首領是軍事將領的某種###。”湯加島62【62薩評:湯加王國在南太平洋西部,西距斐濟650公里,西南距紐西蘭1770公里,又名友愛群島。國俗肥胖為美,君主制,面積699平方公里,相當於三分之一個延慶縣,人口11萬。】的神聖首領不參與公共事務,但卻主持宗教儀式。他摘下園中的第一顆果實,在親自舉行儀式之後,人們才能吃園中的果實。神聖首領去世時,訃告中要使用“天堂已經空了”這樣的詞語。死後,他一般會葬入王墓,但他卻從不參與政治。63【63薩評:在一些文章中,太平洋部落的“王”被稱作“祭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