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年輕的鹽田技術員阿卜杜勒(第1/3頁)
章節報錯
曲小寶和紫煙繼續在部落裡傳播中原文化。圍棋中盤戰鬥技巧在部落裡逐漸被一些聰明的年輕人所掌握,他們在溶洞附近的大樹下對弈,激烈的思維碰撞如同溶洞內的暗流湧動。泥人藝術也在孩子們中間流行起來,紫煙教導孩子們用溶洞附近特殊的黏土製作泥人,這種黏土質地細膩且不易乾裂,孩子們用自己的創造力捏出各種獨特的泥人形象,有溶洞裡神秘的生物,也有部落裡的日常生活場景,這些泥人被放置在房屋的窗臺或者溶洞入口處的石頭上,成為獨特的裝飾。
他們又朝著一片有著浩瀚林海的部落走去。林海中,樹木高聳入雲,像是一個個巨人在守護著這片土地。松樹的針葉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翠綠的光芒,每一棵松樹都像是一座綠色的寶塔,挺拔而又堅韌。杉樹則有著筆直的樹幹,樹皮粗糙卻充滿了生命的質感,它的枝葉層層疊疊,像是一把把巨大的綠傘,遮天蔽日。
林海的地面上鋪滿了厚厚的落葉,這些落葉像是給大地鋪上了一層五彩斑斕的地毯,有金黃的、火紅的、棕褐的,走在上面發出沙沙的聲響。落葉下是肥沃的土壤,滋養著各種各樣的菌類,有像小傘一樣的香菇,它們散發著淡淡的清香;還有顏色鮮豔的毒蘑菇,警示著人們不要輕易觸碰。在樹林的間隙中,偶爾能看到清澈的溪流潺潺流過,溪水冰冷刺骨,水中的石頭上長滿了青苔,小魚在石縫間穿梭遊弋。
部落裡的房屋大多是用木材建造而成的,這些木材直接取自這片林海,帶著樹木的清香。房屋的結構簡單而牢固,屋頂是傾斜的,便於積雪滑落。房屋的牆壁上常常刻有一些簡單的圖案,描繪著部落的傳說和森林裡的動物。部落裡的人們與林海和諧共生,他們熟知每一種樹木的習性,知道如何在不破壞森林生態的前提下獲取所需的資源。
這個部落與中原的關係和諧且充滿生機。中原的森林培育技術被部落的林民學習,使得林海的樹木更加茁壯成長。西域的林海狩獵和採集經驗被中原的林業愛好者借鑑,豐富了他們對於森林資源利用的知識。部落裡的建築融合了中原的門窗雕花工藝和西域的原木堆疊風格,讓房屋既美觀又實用。
曲小寶和紫煙打算傳播中原的書法文化中的隸書藝術和民間的刺繡藝術。曲小寶在林海中的一片空地上擺好筆墨紙硯,開始書寫隸書。他的字端莊典雅,筆畫粗細相間,每一筆都蘊含著古樸的韻味。“隸書是中原書法藝術中極具歷史底蘊的一種,它的結構規整,給人一種沉穩大氣的感覺。”
紫煙則拿出針線和布料,開始展示刺繡藝術。她的手指靈活地在布料上穿梭,絲線在她的手中彷彿有了生命,不一會兒,一幅精美的刺繡作品就誕生了,那是一幅林海雪景圖,雪花、樹木、房屋都被繡得栩栩如生。“刺繡藝術是中原民間藝術的精美展現,用針線就能勾勒出世間萬物。”
部落裡的人們被吸引過來。年輕的文人們圍在曲小寶身邊,眼睛緊緊盯著他的筆尖,被隸書的魅力所折服,他們模仿著曲小寶的筆法,在樺樹皮上練習起來。婦女們則圍在紫煙身邊,對刺繡藝術充滿了嚮往,她們仔細觀察著紫煙的針法,想要學習這門手藝。
然而,一個叫索爾·本·艾克的傳統林民出現了。他認為隸書這種書法對於以林海為生的部落來說沒有實際價值,刺繡雖然精美,但在森林裡容易被樹枝刮壞,而且製作刺繡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影響到森林裡的勞作。於是,在一個林海被晨霧瀰漫得宛如仙境的清晨,他帶著幾個幫手綁架了曲小寶和紫煙。
他們被帶到了林海深處的一個廢棄的木屋中。木屋中瀰漫著一股陳舊的木材腐朽的氣味,角落裡堆滿了破損的伐木工具。曲小寶和紫煙被綁在木屋的柱子上,周圍昏暗的光線和雜亂的環境讓他們感到很不自在。
索爾·本·艾克對著他們說:“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