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年輕的鹽田技術員阿卜杜勒(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要把這些中原文化帶到我們部落裡來,我們要專注於林海的維護和我們的生活,不需要這些東西。”曲小寶耐心地解釋:“隸書可以提升文化修養,刺繡能讓生活更加精緻。”紫煙也說:“我們是為了促進兩地的文化交流,讓大家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但索爾·本·艾克根本不聽,他固執地堅持自己的想法。
部落裡有一個年輕的護林員卡爾,他對曲小寶和紫煙帶來的中原文化很感興趣。當他發現兩人失蹤後,憑藉著對林海環境的熟悉,在廢棄木屋中找到了他們。他跑回部落叫來一些強壯的林民,衝進木屋,與索爾·本·艾克的人展開了激烈的搏鬥,最終解救了曲小寶和紫煙。
曲小寶和紫煙繼續在部落裡傳播中原文化。隸書在部落裡逐漸被一些有文化追求的人所接受,他們在林海中的木屋書房裡練習隸書,感受著這種書法的古樸之美。刺繡藝術也在婦女們中間流行起來,她們用森林裡的動植物纖維製作出獨特的布料,然後在上面刺繡,繡出的作品被用來裝飾房屋或者製作衣物。
,!
他們又朝著一片有著古老鹽田的部落前行。鹽田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白色光芒,像是一片白色的海洋。鹽田被劃分成一個個規整的方塊,滷水在方塊中靜靜地流淌。鹽田的邊緣是用泥土和石塊堆砌而成的矮堤,這些矮堤像是忠誠的衛士,守護著鹽田的滷水不被流失。
鹽田周圍是一片荒蕪的土地,由於鹽分過高,只有一些耐鹽的植物能夠生長。鹼蓬草在這裡肆意生長,它們的枝葉呈現出紫紅色,在白色的鹽田背景下格外醒目。偶爾能看到一些鹽工們忙碌的身影,他們頭戴草帽,手持工具,在鹽田中勞作。鹽工們的面板被太陽曬得黝黑,他們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但眼神中卻透著對這片鹽田的熱愛。
部落裡的房屋大多是用土坯和鹽塊建造而成的,這種房屋有著獨特的白色外觀,在陽光的照射下更加耀眼。房屋的屋頂是平的,人們在屋頂上晾曬一些醃製品或者鹹魚等食物。部落裡的人們與鹽田緊密相連,鹽田是他們的生活來源,也是他們的驕傲。
這個部落與中原的關係和諧且充滿特色。中原的製鹽技術被部落的鹽工學習,提高了鹽的產量和質量。西域的鹽田保護經驗被中原的鹽業部門借鑑,用於保護中原的鹽田資源。部落裡的建築融合了中原的牆角加固技術和西域的鹽牆裝飾風格,使房屋更加穩固且美觀。
曲小寶和紫煙打算傳播中原的戲曲文化中的秦腔和民間的木雕藝術。曲小寶在鹽田邊的一塊空地上搭起戲臺,開始表演秦腔。他那高亢激昂的唱腔在鹽田上空迴盪,那獨特的韻味彷彿能穿透鹽田的滷水。“秦腔是中原戲曲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粗獷豪放的風格著稱,充滿了濃郁的西北風情。”
紫煙則拿出木材和雕刻工具,開始展示木雕藝術。她的刻刀在木材上舞動,木屑紛紛落下,不一會兒,一個精美的木雕作品就呈現出來,那是一個鹽工在鹽田勞作的場景,鹽工的神態、鹽田的細節都被刻畫得淋漓盡致。“木雕藝術是中原民間藝術的經典形式,用木材就能創造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部落裡的人們被吸引過來。老人們坐在鹽田邊的石頭上,沉浸在秦腔的激昂旋律和故事中,臉上洋溢著激動的神情。年輕的工匠們則圍在紫煙身邊,對木雕藝術充滿了欽佩,他們仔細研究著紫煙的刀法,想要學習這門技藝。
然而,一個叫奧馬爾·本·哈桑的傳統鹽工出現了。他認為秦腔這種喧鬧的戲曲形式會影響鹽工們在鹽田勞作時的專注力,木雕雖然精美,但在鹽田這種充滿鹽分的環境中容易變形和損壞。於是,在一個鹽田被夕陽染得一片火紅的傍晚,他帶著幾個幫手綁架了曲小寶和紫煙。
他們被帶到了鹽田附近的一個廢棄的鹽倉裡。鹽倉裡瀰漫著一股